科技发展利大的辩论稿科技发展利大和科技发展弊大的辩论稿都要,科技发展利大的越多越好,又快有好的追分!

问答/305℃/2025-01-06 18:02:33

优质解答:

正方一辩: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小学生.小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 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爷爷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吗?

2. 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得到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可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哦!另外,网络上以英语的使用率和内容为最多,分别为84%和90%,这将会促使我们更积极地去学习英语,这难道不好吗?

3. 现实性.每所中小学建立电脑教室,普及网络知识,推动小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我们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已成为势在必行了.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王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多多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班级的网站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如果上网不好,为什么要建这些网站呢?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相信,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小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21世纪将是信息时代,我们将会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会获得回报.所以,我再一次陈述我方观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正方二辩: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数不胜数,网络的出现是现代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现代意义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电脑脱离信息时代的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曾幻想要足不出户,就晓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将此幻想变为了现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难道还能只读圣贤书,而不闻天下事吗?

对方辩友举出了种种例子来证明网络对我们小学生的弊端.但是,我要说任何事物在新生阶段总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弊端,如果我们只因为它一点小小的瑕疵而扼杀它,那我们岂不是少了很多现在必不可少的东西?

网络的快捷同样也有它的优势,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及时地知道一些最新的新闻;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在短短几小时内访遍全国各地的小学,在网络图书馆里查询我们所需资料,借助网上的资料,从容地完成学业,考试后可以马上知道成绩,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请求老师指导.就拿大家印象最深的非典来说吧,非典时期,广州、北京一些学校不得不停课,为了实行同步教学,人们发明了网校,每周网校教学内容全部和学校课程进度保持一致,我们在全国各地通过上网都可身临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这难道不好吗?因为上述的种种观点,我方坚信:上网利大于弊!

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对SARS的所有猜测,都直接和人们日益关注的全球问题相关联: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对生物危害的检测、评价、监测、防范和治理的科学技术体系,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技术、工程设计和设备等,防止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实验室和环境受到具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和生物毒害物质的危害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物安全问题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传染病的巨大危害

传染病包括人、动物、植物传染病,尤其是人类传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问题,传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传染病仍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SARS的流行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另外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仍在全国部分地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

20世纪整个国际为禁止生物武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却已大大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仍在继续研制和发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以美国“炭疽事件”为标志的生物恐怖对国际安全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是首位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发现冠状病毒变种是SARS病原的学者.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与其他病毒基因进行重组,进而变成为新病毒.而且许多实验结果也显示,以这改变方式产生的新病毒,毒性会比亲代病毒更强.许多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又很容易出现变种,极具危险性.因此,袁国勇认为SARS病毒很有潜质,成为除了天花以外制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正如目前广受关注的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后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威胁.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较其他理化实验室或其他各类实验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人以及与其接触的周围环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近年来,特别是美国“炭疽感染事件”后,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或非组织文件,见诸于各类媒体.SARS的全球流行无疑会使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

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危害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费量约100亿只,主要为发泡塑料制品,要禁

止生产和销售使用这些量大面广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就要开发生产其替代

用品,绿色一次性餐具由此应运而生.有关专家认为,绿色一次性餐具的开发

与生产正在成为新兴的环保产业.

12月中旬,科技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环保总局、铁道部联合召开了绿色一

次性餐具技术开发交流会,会上,记者采访了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

王志学以及几家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王志学说:目前开发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种类,可分为纸

浆类、稻壳类、秸秆类和淀粉类.现有上百家企业生产纸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产能力约为30亿只.

纸餐具的原料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成本较高,且本身强度及防水抗湿

性较差,因此,它的推广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人们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别

处,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壳为原料生产稻壳类餐具,现在有十几家这种

类型的企业,年生产能力约1.5亿只;秸秆类餐具以农作物的秸秆为主要

原料,目前也有十几个厂家,年生产能力达7500万只;淀粉类餐具以薯类

淀粉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后可做饲料.总而言之,国家对绿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与开发很重视,通过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

展计划给予大力支持,不少企业的绿色一次性餐具的生产技术已比较成熟,具

备了产业化的基础.

武汉远东绿世界集团公司就是以淀粉为原料,进行绿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关和开发,经济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该公司总裁苏笑海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他原来在湖北轻工学院学的是工艺美术,1984年进武汉大学读的是哲学硕士

学位,后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欧洲的环境保护对他触动很大,就萌生了回国搞

环保产业的念头.苏笑海告诉记者:我学过工艺美术,是位唯美主义者,我今

天投身绿色餐具这样的环保事业,就是发端于我对美的最初认识;而美学的延

伸,说到底也是一种哲学.

在1992年至1996年间,远东绿世界公司开发的再生纸板一次性餐具和苇浆

模塑成型餐饮具由于科技含量较低等原因,生产规模一直未能扩大.1996年公

司派员考察了欧洲市场生物降解包装用品的技术情况,认为开发植物淀粉生产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种途径.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学、机械专家组成,公司重点投资开发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饮用品,该项目

列入1997年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他们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纸餐具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利

用资源丰富的红薯、玉米等淀粉为主要原料,代替了国外单一的价格较高的

土豆淀粉;在红薯淀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纤维,使餐饮具增加了明显的强

度,再运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术使产品具有重量轻和柔软性;增加强度表面喷涂

处理及整形的设备,使生产出的餐饮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热的功能等.苏笑

海做了个生动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筑材料中的钢筋水泥,红薯淀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搅拌进去的各种干草和植物的根茎就是那钢筋,这样才能使餐具的强度明显

增强.

远东绿世界生产的以淀粉为原料的餐具产品,委托德国SGS机构参照国际食品

包装标准进行测试,盛装在摄氏100度的热水及热油二小时以上完全不变形,保

温性能优异.由于淀粉及添加剂均为天然植物原料,产品降解性能优异,经国家环

境测试中心测试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个月内可以完全降解.

据介绍,由于该项目采用的是植物淀粉和植物纤维,成本较低,每一个有盖饭

盒成本为0.12元左右,无盖饭盒及碗、盘成本为0.07元左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远东绿世界公司拟投资1.6亿元,兴建年产50亿双一次性筷子、35亿只各类

碗、盘、盒等产品的大型全降解绿色一次性餐具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以

新增产值6.25亿元,新增利税约1.3亿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于今年3月份动工,

已建成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如果后续资金能得到保证,预计1999年底即可达产.

苏笑海说:我们的科技优势是明显的,今后能创造的效益也是明显的:用淀粉

制作的一次性卫生筷子,其功能指标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仅此一项,每年即

可为国家节约木材资源近50万立方米;集团如果能达产,每年预计要使用20万吨

以上的红薯,加工成淀粉原料10万余吨,还可以使贫困地区10多万人口脱贫,促

进老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汕头绿恒实业有限公司从前几年开始,对稻壳制绿色一次性餐具进行开发,目

前也初步具备了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能力,公司生产的稻壳制的一次性包装容器,特

别是提供超级市场使用的食品包装器皿等产品,已经开始试销日本、、美国等

地.

绿恒公司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是将稻壳粉碎过筛,然后与几种可食性的有

机高分子粘接剂加水混合,再经冲压成型、烘干、喷涂等工艺,生产出不同形状的

盘、碗等器皿.

绿恒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晓鹏说:一次性餐具以稻壳为原料,不但在资

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后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谓一举两得.

绿恒公司目前已有一条生产线在运营,其投资约为980万元,生产能力为40万

个餐具/天,目前达20万个餐具/天.年产值约为3600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约

一年半,投资利润约在30%左右,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通过了广东省科委组织的

技术鉴定和食品卫生部门的检验.据介绍,该公司为了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市场,规

模经营,拟在近期内成立集团性公司,并且要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以期使生产

线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据科技部主持召开的绿色餐具技术开发交流会介绍,1998年7月18日,温家

宝副总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出要在一年内解决长江、太湖、

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管理,

禁止乱扔垃圾;二是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三是尽快研制和批量生产替代

品.11月14日,副总理在第12次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也

提出发泡塑料餐具替代品的推广应用问题.看来,绿色一次性餐具已引起了中央领

导同志以及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可谓

生而恰逢其时,现在,既需要我们能够攀登科学高峰的科技人员继续从事攻关和开

发,需要我们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和市场开拓,也需要我

们有远见卓识的金融家、风险投资家慧眼识珠,给予绿色一次性餐具的产业化以足

够的资金投入.

从事绿色一次性餐具开发和产业化的企业大多目前生产规模较小,抗御风

浪的能力较弱,而且其中不少是民营企业,需要部门给予足够的产业政策上的

支持和引导,有个较好的开局,使这个新兴的绿色环保产业能得以健康、持续地发

展.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对SARS的所有猜测,都直接和人们日益关注的全球问题相关联: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对生物危害的检测、评价、监测、防范和治理的科学技术体系,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技术、工程设计和设备等,防止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实验室和环境受到具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和生物毒害物质的危害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物安全问题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传染病的巨大危害

传染病包括人、动物、植物传染病,尤其是人类传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问题,传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传染病仍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SARS的流行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另外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仍在全国部分地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

20世纪整个国际为禁止生物武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却已大大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仍在继续研制和发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以美国“炭疽事件”为标志的生物恐怖对国际安全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是首位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发现冠状病毒变种是SARS病原的学者.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与其他病毒基因进行重组,进而变成为新病毒.而且许多实验结果也显示,以这改变方式产生的新病毒,毒性会比亲代病毒更强.许多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又很容易出现变种,极具危险性.因此,袁国勇认为SARS病毒很有潜质,成为除了天花以外制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正如目前广受关注的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后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威胁.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较其他理化实验室或其他各类实验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人以及与其接触的周围环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近年来,特别是美国“炭疽感染事件”后,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或非组织文件,见诸于各类媒体.SARS的全球流行无疑会使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

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危害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费量约100亿只,主要为发泡塑料制品,要禁

止生产和销售使用这些量大面广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就要开发生产其替代

用品,绿色一次性餐具由此应运而生.有关专家认为,绿色一次性餐具的开发

与生产正在成为新兴的环保产业.

12月中旬,科技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环保总局、铁道部联合召开了绿色一

次性餐具技术开发交流会,会上,记者采访了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

王志学以及几家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王志学说:目前开发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种类,可分为纸

浆类、稻壳类、秸秆类和淀粉类.现有上百家企业生产纸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产能力约为30亿只.

纸餐具的原料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成本较高,且本身强度及防水抗湿

性较差,因此,它的推广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人们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别

处,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壳为原料生产稻壳类餐具,现在有十几家这种

类型的企业,年生产能力约1.5亿只;秸秆类餐具以农作物的秸秆为主要

原料,目前也有十几个厂家,年生产能力达7500万只;淀粉类餐具以薯类

淀粉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后可做饲料.总而言之,国家对绿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与开发很重视,通过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

展计划给予大力支持,不少企业的绿色一次性餐具的生产技术已比较成熟,具

备了产业化的基础.

武汉远东绿世界集团公司就是以淀粉为原料,进行绿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关和开发,经济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该公司总裁苏笑海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他原来在湖北轻工学院学的是工艺美术,1984年进武汉大学读的是哲学硕士

学位,后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欧洲的环境保护对他触动很大,就萌生了回国搞

环保产业的念头.苏笑海告诉记者:我学过工艺美术,是位唯美主义者,我今

天投身绿色餐具这样的环保事业,就是发端于我对美的最初认识;而美学的延

伸,说到底也是一种哲学.

在1992年至1996年间,远东绿世界公司开发的再生纸板一次性餐具和苇浆

模塑成型餐饮具由于科技含量较低等原因,生产规模一直未能扩大.1996年公

司派员考察了欧洲市场生物降解包装用品的技术情况,认为开发植物淀粉生产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种途径.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学、机械专家组成,公司重点投资开发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饮用品,该项目

列入1997年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他们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纸餐具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利

用资源丰富的红薯、玉米等淀粉为主要原料,代替了国外单一的价格较高的

土豆淀粉;在红薯淀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纤维,使餐饮具增加了明显的强

度,再运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术使产品具有重量轻和柔软性;增加强度表面喷涂

处理及整形的设备,使生产出的餐饮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热的功能等.苏笑

海做了个生动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筑材料中的钢筋水泥,红薯淀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搅拌进去的各种干草和植物的根茎就是那钢筋,这样才能使餐具的强度明显

增强.

远东绿世界生产的以淀粉为原料的餐具产品,委托德国SGS机构参照国际食品

包装标准进行测试,盛装在摄氏100度的热水及热油二小时以上完全不变形,保

温性能优异.由于淀粉及添加剂均为天然植物原料,产品降解性能优异,经国家环

境测试中心测试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个月内可以完全降解.

据介绍,由于该项目采用的是植物淀粉和植物纤维,成本较低,每一个有盖饭

盒成本为0.12元左右,无盖饭盒及碗、盘成本为0.07元左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远东绿世界公司拟投资1.6亿元,兴建年产50亿双一次性筷子、35亿只各类

碗、盘、盒等产品的大型全降解绿色一次性餐具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以

新增产值6.25亿元,新增利税约1.3亿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于今年3月份动工,

已建成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如果后续资金能得到保证,预计1999年底即可达产.

苏笑海说:我们的科技优势是明显的,今后能创造的效益也是明显的:用淀粉

制作的一次性卫生筷子,其功能指标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仅此一项,每年即

可为国家节约木材资源近50万立方米;集团如果能达产,每年预计要使用20万吨

以上的红薯,加工成淀粉原料10万余吨,还可以使贫困地区10多万人口脱贫,促

进老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汕头绿恒实业有限公司从前几年开始,对稻壳制绿色一次性餐具进行开发,目

前也初步具备了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能力,公司生产的稻壳制的一次性包装容器,特

别是提供超级市场使用的食品包装器皿等产品,已经开始试销日本、、美国等

地.

绿恒公司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是将稻壳粉碎过筛,然后与几种可食性的有

机高分子粘接剂加水混合,再经冲压成型、烘干、喷涂等工艺,生产出不同形状的

盘、碗等器皿.

我来回答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