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种东西,它可以让人触手可摸,亦只能可望不可近,这种东西教距离。
天地万物,相生相克,不能一味地给予单方面的肯定与否定。上古道家之辟论早已透彻了当时的世界观,“天上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有谁能说茫茫宇宙人类为王?就因为人类无穷的智慧可以缩短与万物的距离吗?还是显微镜下的分子与原子就是人类称霸的成功标本?最后,人类终于带着他们的战利品奔跑在风口浪尖。所以,当人类穿破了与自然间的那条警戒线,自然与人类的距离也就消失了。海啸、地震、泥石流、酸雨,甚至是太阳风都向人类肆意的袭击着。此刻,人类还继续强大吗?殊不知谁是谁的距离的缩短给人类带来的是欲望的满足感与物质的享受,带去的却是血与泪的代价!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那样的距离下,范仲淹满心国家兴盛的思考与百姓苦乐的忧虑。与庙堂的距离远了,与百姓的距离近了,失去的是高官厚禄,获得的却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英名。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面总是能引起许许多多的哲思。从陶潜到东坡,从哈姆雷特到泰戈尔,直至今日的朋友之间。“距离”这个概念无不发人深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选择的与“五斗米”之间的距离;在硭鞋、草履、蓑衣与锦袍的距离之间,苏子最终还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生与死的生命距离,生存还是毁灭的定位思考,决绝的哈姆雷特坚持继续战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也不是天涯与海角,而是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泰戈尔的距离如此诗意与动情,有了这段距离,思慕对象的朦胧美荡漾在他心头,带走的是他无限的默恋与祝福,隽永而深刻。“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现代社会,人来人往的牵牵绊绊是理所当然,当一个人在适当的时候学会保持距离,那将会减少多少磕磕碰碰啊。每个人都心怀理想,理想与现实之间又有着或大或小的距离,有的人能在赶路的时候品味人生,有的人能在埋头苦干下忙碌一世,这不也令人深思吗?
距离无处不在,若蒲公英般随波逐流,若逐鹿者般急功近利,若苏格拉底般淡定思考,还是若伯牙般尽奏高山流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懂得思考,懂得珍惜,一分距离一分的,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