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作文

高二/其它/906字/312℃/2025-02-02 13:45

古代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春龙节、农头节。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古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古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

  标签:习俗二月抬头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三年级|其它老师,我想对您说

    老师您就好像一本书,捉摸不透而又读不完。您似乎又是一根蜡烛燃烧自己而照耀了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们。每当...

  • 初一|记叙文择校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大概是绝大多数做父母的共同心愿吧,我的父母母也不例外。在立德小学上学的我,...

  • 四年级|记叙文我发现蚂蚁的奥秘

    桃源小学四(3)班 彭楷淞世界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用心地...

  • 四年级|记叙文给妹妹画张相

    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妹妹,一头又长又黑的卷发,一双琥珀色的眼睛,一张总是撅着的小嘴巴。那天,屋外下着雪...

  • 初二|其它粉末与爱

    朔城区七中初(75)班 苗嘉伟夜深了,街上的霓虹灯闪烁着,乡村晚归人家的窗户里还透着亮光。油蛉的歌唱...

  • 四年级|记叙文童年时的一件事

    童年之时,我做了一件事儿,这件事对于我来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寒假得时候我回我外婆的老家“吴川”,在...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