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初一/记叙文/678字/213℃/2025-02-05 04:46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题记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但他并未沉沦,一生为人民做实事,留芳千古。

其父苏洵希望苏轼不要过度显露才能,而苏轼却左耳进,右耳出,以至于有了一个潇洒东坡形象。

苏轼科举第二,殿试百年第一,但由于被宋神宗疏远到了黄州,令其不得签书公事。但他没有悲观,没有像贾谊做《吊屈原赋》后忧闷而死。他遭遇“乌台诗案”后,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文学史上的名篇,文学殿上千年不朽之声。

赤壁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他只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他沉思,不应“哀吾生之须臾”,更不该“托遗响于悲风”。他看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于是想起了“千古风流人物”。他虽在黄州种田,但有一胆忠心,愿再为圣上做贡献。

他的愿望实现了,高太后把他调了回去,很快便成为了一名三品大员,却应不满与新旧两党的抗争,自愿去杭州任职,然后一曲不复返。于是便有了“苏堤春晓”、“三潭印月”。

他被贬海南岛,但他没有沉沦,而是作诗、赏景。他在幻想自己的一生能这样平稳地度过,但他在常州终于咽了最后一口气。

苏轼的一生是传奇,他曾说过:“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黎民院乞儿”。

他是豪放的化身,他没有像屈原被贬就唱道“吾愿从彭咸之所居”。

他也没有李煜亡国之后就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楚。

更没有李清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优柔寡断。

他不是李白,不会“须行即骑访名山”;他不是杜甫,不会“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苏轼是苏轼,有的是激昂,有的是豪放。

苏轼的一声是光辉的历程,只因他一蓑烟雨任平生。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第二中学102班初一:甄昊天

  标签:烟雨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说明文繁花落尽的年华

    万能的上帝赋予了我们青春,在我们的肆意挥霍下,他们到底跑哪去了?——题记手捧凌乱的课本,头发蓬松的我...

  • 六年级|记叙文我爱爱爱你:巧克力

    我很喜欢吃巧克力,非常非常喜欢吃,再仔细地描述一下,就是:已经远远超过了烤肉、冰淇淋、奶茶等美味在我...

  • 四年级|读后感读《小冰人》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篇非常感人的童话故事,叫《小冰人》。这个故事讲了小冰人融化的过程,尽管他身体慢慢变小...

  • 高二|其它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

    ——读《欧叶妮葛朗台》有感最近我读了法国着名作家巴尔扎克撰写的《欧叶妮葛朗台》,此着作情节引人入胜,...

  • 五年级|记叙文“仙”百合

    在植物中有一种纯洁与庄严的花朵,她长着娇艳的花朵,细长细长的身体犹如一位亭亭玉玉的少女,花瓣微微向下...

  • 初一|其它名字

    中国人的名字向来比较有意思。名字凝聚着长辈浓浓的亲情和微妙的心态。盼子心急,望孙心切,取名这种最能释...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