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中的物理知识

初三/其它/1004字/361℃/2025-04-22 20:15

初二(7)班甄惠子

中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一个兼容并蓄且源远流长的独特文化。中国古诗就是一门神秘而又美妙的学问。而正在这古诗中,蕴藏着深厚的物理知识。

据元辛文房《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唐代著名诗人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了一首名为《终南望余雪》的诗。按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四句便交卷

了。这首诗简略形象,还蕴藏着一些物理知识,不妨一读。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一场大雪后,积雪已在渐渐熔化。古往今来,大部分文人骚客都大肆赞扬漫天飞雪,祖咏独出一格,静赏终南山上片片余雪。终南山在中国的传说中,是得道的世外高人隐居之地,使此诗更显神秘。传说终南山山顶高出云端,山貌秀丽,山清水秀。“终南阴岭秀”,正因终南山的神秘,自然让人觉得有些阴阴的。也正因阴,才会有余雪。“积雪浮云端”一句非常生动。传说终南山山顶高出云端,更兼是在阳光下,雪粒同时发生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寒光闪闪,白光熠熠,山顶的积雪便像是浮在半空中。

而最后两句更是将作者之才气化于诗中。“林表明霁色”,“霁”字颇为重要。作者此诗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里,阴天固然看不清,晴天也只能看见终南山的漾濛雾霭,只有雨雪初晴之日,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久雪初晴,终南山翠色欲流,清丽雅致,怎不令人心旷神怡?祖咏不仅用“霁”字,还可看出他写的是夕阳西下,黄昏时刻的霁色。何以见得?句中“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山高处。只有此处林表才“明霁色”,不难推敲出,西山已衔半边月,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也照亮了似乎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局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俗谚有云:“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雪又正在消融,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正所谓“风后暖,雪后寒”,处在终南山附近的长安城中自然会感到阵阵寒意;日暮之时,太阳落山,又比白天寒冷一些。望终南余雪,寒光闪闪,令人更增寒意。余韵未尽,给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

祖咏的这首《终南望余雪》在中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清王士稹在《渔阳诗话里,把此诗与晋陶潜的《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并列,称为咏雪最佳作,也不算过誉。

由此可见,物理这门学科,早已深入了中国的诗文化。把诗句与物理知识结合,竟能攀升至至高境界。

  标签:知识物理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其它生日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今天寿星的最最最最可爱女儿,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主持宴会,...

  • 初二|议论文落叶

    黄叶,是我对秋天的情。每当秋风秋雨愁煞人之时,寒意便无情地吞噬了叶片上绿色的期盼,又补偿似的给了他一...

  • 四年级|记叙文假如我是男孩

    “看看你,整天只知道在外面疯玩,一点都没有女孩样,真没出息!”瞧!妈妈又在说我了,我才不想做女孩,做...

  • 初一|读后感读《斑羚飞渡》有感

    在学习了《斑羚飞渡》后,我被斑羚们团结互助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斑羚门在种族灭亡之际,居然可以想出牺牲...

  • 初二|记叙文苦丁茶

    苦丁茶,正如这名字,骨子里就透出一种苦涩,味道自然是苦的。品茶之前,名字就已经很善意地提醒过了,它不...

  • 初三|记叙文我心中的阳光

    那一缕光线照射进屋中,我便知道新的一天又一次来临了…。晴天万里,阳光温暖我心。那一年的我很调皮,时常...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