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张空白的作文纸,我总是习惯性地提笔挥就,写不下去了就挖心搜胆。大约读书略多于别人,竟也可以满纸,但始终少了一种我渴望的温暖明朗的激情。自以为并不是一个孤僻之人,为何纸上的文字总爱慨叹些世事沧桑?讨厌别人文过饰非假惺惺,自己竟也如此矫揉造作起来,失其本心!
一页页纸组成了书,书中出来一个郭敬明。我喜欢他,不知是为了他唯美的伤感还是为了他奇妙的直白,把个执着少年刻画得入骨三分。应是入木吗?不是。入骨是深入骨髓深入人心里,直直地划一刀,浅浅的伤痕却持久的痛,好像俯览自己的本来,仿佛真的亲身经历过一样,甚至会遇见自己。
纸中书中,我看过张爱玲的缠绵悱恻,看过韩寒的疏狂,看过笛福的想象,看过郑渊洁的童心和深意,看过老舍笔下祥子的步步被吞噬,看过很多风一般散在时空的人,他们都曾真实地存在过,像你像我又像他,心便随着书,沉沉浮浮了下去,看一石一花中的世界。
对着纸,对着课本,猛然想到为什么点煤时得先用纸引燃。纸的着火点比煤的着火点低,化学物理这些课本似乎贴近生活,却把一切都按赤裸的电路图组合电器、分子原子地分开,一切明朗令人叹道:“小小世界,不过如此!”书本剥开了一些奇妙的感受,化为生硬的却是现实的定理。我们的书还在摞高,书本堆积的天空,一本一本,似乎永远不饱和。
花中看世界,纸中窥我心,如此狂想,仅作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