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读懂才能引起共鸣

高中/其它/1000字/165℃/2025-04-22 19:46

尽管有识之士已经多次强调,高考作文并不排斥创新,却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把创新看作高考的敌人,或者认为高考作文的创新只限于形式,思想见解的独特新颖不属于高考。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只需查阅高考的部分一类卷作文便可找到答案。问题是,确有考生因为观点的创新导致得分低于自己的预期,甚至由此引发过媒体和社会的关注。所以,有必要探究一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笔者曾阅读了相当一批此类高考作文,结论是:得低分而与众不同的作文(姑且称之为“创新作文”)有共同特点,那就是读者难以理解其新鲜说法从何而来,和话题有何联系。试想,笔者用较长时间都读不懂你的意思,要阅卷教师在短时间内读懂,未免强人所难。

是阅卷教师不认真吗?众所周知,参加阅卷的教师都是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而且不少是第一线的中学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切的理解和感情,和油然而生的责任感。没有对考生作文的整体把握和了解,他们不会随意打分,尤其是打低分。所以,问题还是出在作文本身。分析表明,此类作文可分成两种,一种观点与题目有联系,审题没错,但论述说明或单薄或片面或生涩或武断;一种思维跳跃,全文找不出观点和原题目(或话题)的关系,仿佛在写另一篇作文。这样的作文如何肯定和鼓励你的“创新”?套用一些歌词:“你的情意我永远不懂”!要我“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不太可能。

考场作文有别于平时作文之一,就是阅卷者不可能和你见面,因此你也无从解释说明别人不懂之处。何况,即使平时作文到了需要你说明解释才能让人恍然大悟,也已经游离了优秀行列。明明不是创新惹的祸,而是论证不足、认识片面造的孽,怪罪于阅卷教师、迁怒于创新本身,岂非制造冤假错案?

解决上述两种情况的办法是:针对第一种情况,一练好作文的基本功,二学会辩证思维,三积蓄大量的材料。针对第二种情况,在作文的开头用一段文字交代清楚你如何从题目或话题材料中得出“创新观点”的,也就是交代清楚来龙去脉,引领读者随你的思维而去。这样,成功的彼岸很可能近在咫尺。

所以,请你在创新时时刻想着阅卷者,问一问“我这样说他们会误会吗”,平时自觉观点有创新时,如果常被人问:“你的意思是不是……”,被人要求“你能不能再说一遍”,就应该反省自问,反复思考,以他人心悦诚服为成功标志。如果短时间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老老实实去写平稳充实的作文。

(作者为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年上海高考阅卷作文中心组负责人。)

  标签:读懂才能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记叙文难忘的第一次比赛

    记得那是在我四年级下学期的一次电脑比赛。在计算机室里,我们正在学电子文件,突然老师说:“哦,对了,有...

  • 初一|记叙文凤城之山

    我的家乡——凤城,这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山——凤凰山。因为本地名“凤凰城”,因此此山命名为“凤凰山”。...

  • 六年级|记叙文穿越时空

    在公元5023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能够进行时空穿越,为这一穿越提供能量的当然就是用之不竭的太空黑洞了...

  • 三年级|记叙文我是存钱罐

    我是大名鼎鼎的小猪存钱罐,我是小主人的妈妈在南华超市用五元钱买的。从我和小主人认识后,我们就成了形影...

  • 高一|记叙文怀念同学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屏。——题记与你若没有相遇,怎有相知;与你若没有相知,又怎有此刻的相思。...

  • 高中|其它雨天随想

    中午下雨了,我打了伞出去。伞很大,墨绿色的,看起来就像浑圆的荷叶。我的身子又莲藕一样细,加上我穿着一...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