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的“小插曲”

六年级/其它/791字/373℃/2025-05-20 04:02

我们从小就要打好坚实的汉字功底,读准字音,写好规范字,准确的应用汉字,不给祖国抹黑。这不,我自己就展开了一项调查:找错别字。星期六,我翻阅了我所有的书籍,还真发现了不少错别字。如:她头上扎着根小辫子中的辨不应是这个,应该是“小辫子”。我必需处处小心的需也用错地方了,应该是“必须”。故事书中的《一体数树》应该是《一休数树》!犯这种错误实在是太低级,太不应该了!《语文能力测评》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错误:留取丹青照汗青错了,应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一个星期一,我班同学为了“屡见不鲜”的“鲜”而争论了起来,像炸开了锅似的。有的说读第三声,有的说读第二声。正在“战争”白热化时,忽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老师喊停,说:“吵什么!吵有什么用!查字典!”这时,全班立刻安静下来,马上开始查找字典。可是,查了字典后,还是有同学坚持自己的看法,:“是第二声!”“是第三声!”全班又恢复了热闹。这时,老师又插进来一句:“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可当时实在是太吵了,我根本听不见这句话的意思。最后,老师认为,读第二声好像也有它的道理,读第三声嘛,好像也行。”不用说,老师也是“两头蛇”。汉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你我他都不能随意改变汉字的字体、意思,读法。所以,我在这里呼吁大家:要正确使用祖国的文字,把祖国的文字发扬光大!名师点评:看来我们的小作者是个非常用心的孩子,能够在各种书籍中找到错误的用字,说明我们的小作者已经掌握了这些字的正确用法。在查找错误的过程中,竟然发生了连老师也拿捏不准的读音,让我们看到了的确是学无止境,同时也看到了使用规范字的重要和必要。不过,这个“屡见不鲜”的“鲜”字,应该只有“一声”和“三声”的读音,没有“二声”的读音,不知道同学们查的是什么字典。“准确的应用汉字,不给祖国抹黑”应该是“准确地应用汉字”,“不给祖国抹黑”这句话感觉似乎过于严重了。

指导老师

侯晓琳

  标签:调查插曲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三年级|散文快乐的时光

    快乐的时光像一杯美酒,在你幸福的时候,让你回味无穷;快乐的时光像一股清泉,在炎炎夏日,涌入你的心田;...

  • 三年级|其它鲸的自述

    哈喽!大家好,我是口技专家—白鲸。我是一种生活在北极地区海域的鲸类动物,生性温和,现存数量约10万头...

  • 初三|读后感读《黑马终结阎时代》有感

    2005年2月18日,对于中国足球是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这天,中国足球的第六位掌门人阎世铎下课了。而...

  • 初三|散文不过期的友谊

    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它真的很脆弱,生命很脆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脆弱。友谊,它也很脆弱。或许,是最近经...

  • 初二|记叙文烟消云散

    气氛,好死寂!窗外的雨酥酥的下阵,仿佛是我的眼泪,顺着我的脸颊一滴滴滑落。我真想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要...

  • 三年级|记叙文争吵

    同学之间一定发生过很多次争吵。那件事情发生在一节体育课上,事情是这样的:我和钱若怡,胡蝶本来是好伙伴...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