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途中的思乡情结

六年级/散文/966字/218℃/2025-05-24 21:48

车轮飞,窗外的景物飞快地向后掠去。即使如此,也难以抚慰我那颗急切的心。两年前,由于拆迁,我家搬到了镇上,离开了那个可爱的小村庄。今天,我将以《绍兴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再次回到她的怀抱,怎能不满怀激动?

过去的她留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回忆。那里的一切都透射出水的灵性,水的柔情,连那条原本粗犷、冰冷的湖中石路,因为几百年来长期与水作伴,也多了几分温情。

说是路,也可称之为堤,而家乡的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避塘”。你瞧,因为水的缘故,这路的名字也变得别具一格了。而我,更喜欢称它为“塘路”。

塘路全长1.5公里,塘基以条石垒叠,塘上铺砌长约2米的青石板。它犹如一条项链,横贯于碧水涟漪的镜湖之上,并有天济、普济、德济、平济、中济五座石桥和一座座石廊路亭散落其间,恰似这项链上的粒粒珍珠。

塘路始建于明代,乃当时渔民为躲避风浪而建,经清代几次修缮,至今犹存,系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明代《嘉庆山阴县志》记载,当时的镜湖周围四十里,有村落二十余座,村民外出,常驾舟穿梭于湖上。天启年间,有一位石匠泛舟湖上,忽遭风浪,覆舟而落于湖中,幸得村民相救,才幸免遇难。于是,他决心修筑一条避塘于湖上,将镜湖分为内外两湖,既方便村民外出行走,又可供船只躲避风浪。由于镜湖水深浪高,历经十余年,没有筑成,石匠抑郁而死。会稽张贤臣被这种精神深深打动,终于在崇祯十五年建塘六里,完成了这项造福于民的工程。

岁月流逝,如今,故乡的人们对塘路的过去已不甚了解。只有塘路上那斑驳的青苔还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它的过去。人们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风疾浪高的日子,那一叶叶在浪尖上颠簸的渔舟,依着塘路那敦实的肩膀,得以平安返航;记不清有多少返乡的游子,踏着多少次在异乡魂牵梦萦的石板路,欣然回家团聚。然而,在风雨里,在涛声中,她依旧默默地,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深爱着故乡的人们。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多少个思乡之夜,我多么希望能像诗仙李白那样在梦中飞回她的身旁,像以前那样,光着脚在塘路的青石板上狂奔,欢笑;让那多情的浪花溅湿我的衣衫;让那润湿的空气亲吻我的脸颊。车轮呀,请得再快些吧!

啊,故乡的塘路,你听到我心灵深处的呼唤了吗?在泪眼朦胧间,我仿佛又见到了你。暮色苍茫,渔歌悠扬,夕阳下,你依旧美丽如初,温柔如昔……

绍兴市热诚学校 赵莹

指导老师:严尧江

  标签:采访情结思乡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散文小雨中的回忆

    淅淅沥沥落下的情思,渗透了大地也渗透了心,于是心中的惆怅和大地上的植物一块抽芽。伫立于漫无边际的朦胧...

  • 初二|记叙文就这样慢慢长大

    春夏秋冬,轮回翻。十四年来,我承受着殊荣、独立、指责、孤独……慢慢长大。殊荣---在7岁那年,我参加...

  • 初三|其它于勒?非也

    站在甲板上,我们一家人感受着风儿的轻抚,那种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充填着我们的心。忽然,我的父亲大叫起来,...

  • 高中|其它爱,在水一方

    爱,在水一方关于爱情,我更喜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 初三|记叙文祭,即将来临的“战争”

    诀别初三,踏上了初四的征程。回头看去一路苍茫。走过了打打闹闹的初一,经历了精力充沛的初二,诀别了的初...

  • 六年级|其它夜晚惊魂

    今天晚上吃完饭,妈妈去让我买瓜子,我拿着钱,穿好衣服,拿着手电筒,下楼去买瓜子。路上很黑,没有灯,我...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