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茶记

初一/散文/690字/454℃/2025-04-02 21:48

古之时,一人尝博览佛经诸传,自以胸中佛学博大精深,时人亦赞之。自忖曰:余虽精于佛学,奈非佛门弟子,未知得其精否。遂往禅院去之。

寺有一老僧,德隆望尊,时人谓能一语道破禅机,一言尽物中之理也。既至,小僧待之。生以为此等人物不足以视,乃傲小僧。老禅师闻之,皱眉叹曰:此子虽有佛学之才,奈何无佛学之量,吾且教也。

老僧至,亲待后学,为之沏茶。少顷,杯满,然僧注之不停,水溢。后学不解曰:“杯已满,为何不止?”僧笑曰:“然,既已满,何注之?”后学愧然红羞,自责其无知。

此中甚有学问。杯者,若人之心也,初时空虚如万物之鸿蒙洪荒,必以利器琢之,辟疆域以储物。少时,杯中空虚,乃始学于师,既而自学群书以明理尚义。及有小成,乃游学天下,一者为开眼界,审视天下之物;二者为博闻强知之时炼其精力,趁时传其思与名。

人,不学则无知、无礼、无耻,是以必学之,犹以杯盛水,多则智,少则愚。水者,犹天地之精华,万物得之而生。心既为杯,水自是天下之理。若勤学,则水缓缓入其杯,以盈其实。然则杯有其极邪?

曰:必无其极。人之无极,在于勤学耳。一日三思,则积年累月必有成;一朝五检,则必有高尚之礼格也。犹此杯,若杯已定,尽壶倾之,不过一杯;若一凹谷,尽雨倾之,则有一湖;若地之巨陷,尽天地之泽注之,则其量浩渺无际矣。

老禅师之语犹其礼也,后学之无知,乃妄自尊大,实则小杯耳。若不扩其胸量,复其大志,终其一生,不过耳耳。

蜀川封尘曰:心几何,则智几何。若以小器论之,虽有明师而无其成,若以虚怀苦谷拟之,则自有天地灵气助之。岂不闻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谓此理也。后世以其奇闻,传之。余有幸闻之,觉其中大有妙处,乃以笔记之。

  标签: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三|散文

    乐起……灯光……舞……弹腿,回旋,低颔细语,引吭高歌,光与暗的结合,柔和刚的并济……我有些忘了上一次...

  • 高三|散文冬日絮语

    冬就这样悄无声息不打一声招呼地来了,天空飘起片片晶莹时来了,让人猝不及防。用厚厚的衣服和围巾将自己一...

  • 初三|其它感谢您——我的老师

    上个星期四,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我把钱包弄丢了——里面有几百元钱。发现钱丢之后,我非常着急。几番寻找...

  • 六年级|记叙文从自身找原因

    生活中,会发生许多不顺心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而不是找自身的原因,我也是其中之一。...

  • 六年级|记叙文那两分的诚信

    诚信是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在我的心中环绕了一遍又一遍。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就曾经经历过一次诚信的考...

  • 初二|散文各奔东西,离开母校

    六月,一次各奔东西的时期,一次要分别老师同学的时期,一次要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可有时,一想到这里,眼...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