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破那扇窗

高一/其它/948字/245℃/2025-03-31 14:40

身处喧闹的菜市,我们常常毫不吝啬自己的声音,与小贩大声地讨价还价;若我们步入寂静的图书馆,则会小心翼翼、举止文雅,生怕打破了那一份宁静。这就是一种心理的惯性:对于残缺的东西,我们会对破坏行为不以为意;对于完美的东西,我们则不由自主地加以呵护。

牙牙学语时的我们,就听爸爸妈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偷偷拔了一把葱,父母没有严加管教,结果偷葱演变成了偷钱,男孩误入歧途,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偷。就是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小小的失足,使男孩一步步陷入了罪恶的泥淖,最终不可自拔。这也是一种心理惯性。当我们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了原有的完美,使原本完整的防线破了一个缺口,破坏力就会越来越大,好似决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有人对别人的不完美会施加更大程度的破坏,比如破了窗的车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比如零星的垃圾会很快变成一座“小山”。又比如失足的青年在花花绿绿的社会影响之下越陷越深。我们不能小看这种周围环境的破坏力。

还有一种破坏则是由自身施加的。犯了一个以前不敢尝试的错误,居然发现后果也并不严重,于是,当面对同样的情况,便会失去警惕,甚至产生再试一次也无妨的荒谬想法。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这便是来自自身的破坏。一旦罪恶变成习惯,人生就很难扭。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品学兼优的学生迷失于网络,德高望重的领导屡受贿赂,身强力壮的青年陷足毒品……这样的后果,就不仅仅是社会环境对其破坏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自身逐渐放任,从而使他们走到了难以返回的境地。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当我们打破了原有的完美,周围的环境,周遭的人们就会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眼光看待我们,罪恶就会毫不怜悯地冲击我们的缺口,而我们自身也很难抵御这种巨大的冲击。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出于本意地打破了“窗户”,一定要切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若缺陷尚可以弥补,有了错误尚知悔改时仍不采取行动,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很多时候觉得国人的素质还不行。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其实,这也是心理惯性所驱使。假若我们漫步在洁净幽雅的林荫大道,或是坐在轻音缭绕的咖啡馆中,又怎么会忍心打破这种完美?良好的环境能够让我们出于本能地予以保护,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看来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高一:高子新

  标签:打破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四年级|记叙文小兔买快乐

    谷城巨人教育 李知晓小兔的爸爸、妈妈很有钱,爸爸是董事长,妈妈是总经理,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给小兔很多...

  • 五年级|其它母亲节发言稿

    亲爱的妈妈:您好!妈妈,如果说您是天空,我就是漂浮在空中的云朵;如果说您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我就是海洋...

  • 一年级|记叙文音乐伴我快乐成长

    我叫严文松,今年上二年级。我很喜欢学音乐。学音乐让我认识了很多音符,就像交了好多朋友。它们的样子不断...

  • 五年级|记叙文半碗饭的故事

    记忆中的故事都很生动有趣,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我家的故事吧!过年了,我家请了爷爷奶奶等,妈妈烧了一桌的美...

  • 三年级|记叙文从小,我有一个梦想

    重庆市奉节县辽宁小学三(6)班 覃小苏从小,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长大后去当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首先,我...

  • 高二|记叙文新鲜事

    我曾经很怕那些虫类的小玩意…操场旁的林荫道上,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突然,一个绿色的身影从我眼前飞一...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