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想

高三/其它/680字/361℃/2025-04-11 02:1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说到清明,这首诗便会浮现出来,这首杜牧的《清明》传唱千古,经久不衰。偶记李白与杜甫也曾在杏花村内喝酒,却未能写出佳句来,不是他们贪杯而是未逢清明,杏花村的酒即使再香,也香不出一首绝句。

那是春秋战国时期,咋晚还寒时候。介子推与他母亲隐居山中,晋文公气势磅礴而来,逼介子推出山辅政以报当年之恩,怎料介子推学庄子不入世,活活的在大火的包围中死去留下一封血书,晋文公下令把这天记为寒食节,让百姓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云游此地,祭拜介子推,看见复活的老柳树,就把这天记为了清明。

时间来到唐朝,本是清明佳节,与家人团圆之际,却不料一个人走在路上。心里本有几分凄凉,却下起茫茫细雨,更添几抹惆怅,只好借酒浇愁,叫住一个牧童寻问,留下一个画面让我们细细猜测,杜牧是否找到酒家,是借酒消了愁,还是愁更愁,在他这首《清明》中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铃……闹铃永不迟到的响起,就算在第一个清明节假日也还是那样尽忠尽职,按下它,原来是昨晚忘记注销了,天空中,有着一种压抑与沉重之感,原以为不久就有雨水来临,却被证明只是多了几朵云,而坟的旁边,也多了几个人,多了些感情,多了些味道。

现在想想,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是一种悲凉与寂静,是一种融洽的祥和,还是一种淡定与无奈。唉!不知道,毕竟清明节并不注定悲伤,悲伤不知算不算得上是清明的一种主旋律。很早以前是,至少晋朝是,近代以来不是,因为新思想的出现与流行,现在,无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眼清明已过,要说有什么遗憾,便是天公不作美,未能下一场细雨渲染一点气氛。

  标签:清明随想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二|议论文行走的意义

    背上廉价的挎包,戴上宽边太阳帽,游走在各个角落,寻找遗失的美好。我喜欢这样行走,在一个悠闲的午后,阳...

  • 初三|散文独据我心中的你

    多少个雨雪霏霏之夕,多少个风清月白之夜,无需香茗,无需红烛,或伏于几案,或居于一隅,或倚于枕畔,我一...

  • 三年级|记叙文时尚的她

    青岛上清路小学 三年级五班 赵心宁有这么一个人,我对她再熟悉不过了。她高高的个子,白里透红的脸蛋,大...

  • 五年级|记叙文未来的马

    作者:庞志超马,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在许多年后,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马安装了许多高科技的东西。虽然有许多...

  • 六年级|记叙文給自己一個理由

    有时候,我想奔跑,想到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为的只是一个心情,觉得这样太不实际,始终没能随自己的心愿去...

  • 初一|记叙文快乐阅读放飞梦想

    梦想,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有儿时的梦想,未来的梦想。不管怎么样我想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阅读梦。它承载...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