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战、上甘岭、天空、冲锋号……这些距我们六十年之遥的名词,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然而,那些永不风干的片段,却永放光芒,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年12月17日,年轻的中国空军与老牌的美国空军,在朝鲜的上空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在这场对比悬殊的殊死搏斗中,我们能取得胜利,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那么奇迹究竟是如何创造的?
在蔚蓝的天空上,中美两国空军正杀的天昏地暗。飞行员郑发奎的飞机被美国飞机团团包围,他本人也失去了知觉。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失去控制的飞机疾速上升反倒突出了重围。
当高空的寒冷把郑发奎冻醒时,这架飞机已不听他指挥了。失去控制、发动机即将停车、尾旋……各种各样的险情接踵而来。此时似乎只有跳伞,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郑发奎舍不得丢下这个跟他出生入死的老伙计,他决定如论如何他们俩都要一起回到地面。他将飞机肚皮朝天,倒飞了一会。但他念一想,这样做会导致发动机直接停车,那么他和他的飞机将一起毁灭。于是他用尽力气,又让飞机正飞了一会儿。
就这样,郑发奎带着这架飞机,呼呼地倒飞一会儿,又呼呼地正飞一会儿,带着无法减慢的速度,向机场顽强的飞去。高空格外寒冷,他只好靠近仪表板,借着它档一会风。
终于到机场了,然而四面都是极陡峭的山峰。他把飞机翻成45度,在山谷间做着生死飞行。但这么大的速度,如何降落是个大问题。他放下襟翼靠阻力来减小速度,最后用力一拽应急索,飞机居然像往常一样,平稳的降落在了跑当上,他成功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和飞机都安然无恙。只不过飞机少了座舱玻璃,他的下嘴唇被咬穿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胜利,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飞行员的技术无疑是过硬的。然而当操纵杆变成了抓手,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带着飞机翻来滚去时,飞行技术已经不能算作一个问题了。他舍不得这个陪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老伙计,哪怕是在寒冷刺骨的高空,它已经完全不听他的指挥时,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一起带它回到地面。是什么力量驱使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而把飞机这冷冰冰的东西看的比生命还重要?那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一种极质朴的情感,它是一种信念,一种执着的信念。
这种信念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它永远不为历史的大潮所淹没。正是凭着这种从那些永不风干的片段中提取的永不放弃的信念,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顽强地奋斗着,造就了今日的祖国,一个繁荣、富强、昌盛的伟大的国家!
在这“永不放弃”的旗帜下,我们这些少年们所能做的,唯有奋发向上,努力读书,铸就我们人生的高楼大厦,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
让那永不风干的片段,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