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不好意思,刚才给你招麻烦了。我姑妈在南边信用社上班呢……”“没事没事,你能理解叔,比啥都强!”这是一个年轻人与叶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门卫杨国锋的对话。
3月21日上午,这个魏姓小伙子来到该局大门口,说是要骑一下姑妈的自行车。杨国锋反复
询问,急得小伙子掏出身份证,还报上了姑妈的名字。老杨一听,更不对了,便耐心劝小魏到别处问问,于是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今年53岁的杨国锋原是叶县化肥厂的一名下岗职工年10月被安置到叶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做门卫,人们都习惯称呼他“老杨”。
老杨很负责,平时总爱随手把大门锁上。如果是陌生人,要没有实实在在的理由,他肯定不让进来。为此,他也曾经和人争吵过。局里的同志好意劝他:“老是锁着大门,每天开开关关几十遍,何必自找麻烦呢?”可老杨并不这么认为:“咱执的就是这一差,费点事儿、受点气儿不算啥,把好门才是正事儿。”
老杨兼做本单位报纸、邮件收发工作。他买了两个记录本,详细记录报纸和邮件的名称、收到日期、领取人及领取日期。去年9月,他收到从郑州大学寄来的一份录取通知书,封面上写的是:叶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胡存杰收。可是,本单位并没有这个人。老杨没有急于把邮件退掉,前前后后打听了30多个人,才找到了在技术监督局东边做水泥生意的胡存杰。
老杨很细心。刚被安置到局里时,他听说以前曾有过自行车、摩托车被盗的事儿,就专门买了一小块铁皮,自制了一个防止小偷剪门撬锁的小器具,每天晚上总记着把这个“小发明”套在锁和门鼻上。
平时上班期间,谁骑的是摩托,谁骑的是自行车,车子是什么颜色,新旧程度如何,什么时候出去了……老杨都能心中有数。一天下午,局里的一个同志找到老杨:“我的自行车不见了,你知不知道谁骑了?”“是不是红颜色的?要是的话,你找咱单位老张准没错。”那个同志找老张,果然也就找到了自己的车子。
老杨也很热心。熟悉老杨的同志都知道他能写善画;技术监督局每逢编发板报,就有人会说:“找找老杨,他可是这方面的行家”。
起初,老杨想,自己是一个门卫,这样做是不是有点不自量力呢年11月,他尝试着出了一期法制宣传方面的板报。随后,局里找老杨出板报的科室越来越多。无论再忙,他都愉快接受。自到该局上班以来,老杨已先后为局里出了52期板报。
笔者采访时,老杨说了一句很实在也很能代表他心思的话:“咱是下岗职工,政府又给了个再就业的机会。虽然是门卫,但咱也得对得起这个机会,对得起这份工作
《这是一个故事》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