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邵阳市新宁县金石镇,我们这里在2010年成功申请了世界自然遗产地,属于丹霞地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吧。
中文名称:丹霞地貌
英文名称:Danxia landfo
定义: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
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
发现过程
名称起源
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我国粤北仁化县注意到了分布广泛
丹霞山(广东省仁化县)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1]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2]而“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3]
丹霞地貌的定义
1938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1]
1977年,地貌学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1]
1982年,素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学家李见贤(黄进)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起始阶段,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1]
1983年《地质辞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义,“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这是学术界对丹霞地貌所下的第一个定义。[1]
从此之后,不同的辞书、专家对丹霞地貌的定义达到20种以上,甚至同一位专家对丹霞地貌所下的定义在几年之间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而这些定义中地不同之处若从岩石地貌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则性的,各种定义彼此是不能合理共存的。岩石地貌中的关键因素是构成地貌的岩石类型,对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来说,多数人主张是碎屑岩中的砾岩和砂岩,有的则认为还应包括火山碎屑岩、红色碳酸盐岩、浅变质岩,甚至有人主张只要是能形成赤壁丹崖群的红色岩系就行。此外,关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的成岩环境也没有达成统一认识。多数人主张应该是陆相(即当时应是在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沉积的岩石,有人则认为应包括海相(即当时应是在海洋环境中)沉积的岩石,还有人提出:“凡红色碎屑岩,不论它是陆相、海相、火山相(即是由火山活动所生成的岩石),只要形成丹崖赤壁的都称丹霞地貌。”
构成丹霞地貌岩层的时代
见解
对于构成丹霞地貌岩层的时代,学者们持有截然相反的见解。有人主张岩石地貌只有和构成它的地层的
时代联系起来,而且限制在特定的层位才有对比意义,有人主张不应受时代限制,有人甚至认为把自己原来定义中的地层时代删去代表着进步,认为只要是形成赤壁丹崖的红色岩层就都可以被考虑进来。然而,在岩石地貌学中,岩石的时代是用来进行地球演化过程对比研究的必要条件之一,失去了时代限定的岩石地貌,其对地质学研究所能提供的参考阶值就大打折扣了。在地貌形态上,多数人强调赤壁丹崖才算丹霞地貌,但也有人把拱门、巨丘、石蛋、石蘑菇、劣地、土柱林等划入丹霞地貌,目前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最终的结论。最后,对岩石的色彩讨论也出了问题。所有丹霞地貌的定义都承认岩石是红色的,但对色调并没有定量标准,甚至有人认为某些灰白色岩层形成的陡崖也是丹霞地貌,因为它可能是由红色退化而变成灰白色的。[1]
中国学者
们在中国境内所发现的丹霞地貌几乎全发育在不早于中生代(距今两亿多年前)的地层上,而且岩石的成分以陆相沉积为主(岩石是由当时的河流或湖泊沉积物所形成的,而不是在当时的海洋环境中形成的)。然而,随着研究的范围向全世界扩展,学者们发现,其他国家的丹霞地貌也有发育在更古老的地层或者海相沉积岩层中。于是,有的学者就建议放宽对红色岩层的时间及成分限制,以利于把丹霞地貌的概念向全世界推广。在早期对丹霞地貌的定义中,地貌的形态往往会被不厌其烦地描述,这样的定义充分说明,丹霞地貌是有着许多曼妙优美的形态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