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准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都不是。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去扶了,因为你心中有这样一个准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的准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小区绿地,工作人员为了保护草地,立了一块牌子,“禁止践踏草坪!”这句话无人不懂,无人不晓,可惜无效。最后,工作人员不得以而采用“欺骗之术”,告诉人们“草坪下面有电线。”可惜,后因一顽童误入草地安然无恙而失效。
准则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道德,准则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因为城市中人们的心被金钱、利益所盘踞,规则很容易被人钻空子了。你说“不随地吐痰。”那我吐在公园的长椅上;你说“不随便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兔,又如何!律师大钻法律空子,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适时地补上这个“洞。“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订法律,要求你先把家里门前的雪扫干净再说,这就是道德的底线。理想的社会硬实准则与道德并存。准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使社会更加完美。
一个人被外在的准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让我们将道德埋在心底,将准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