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前世三百次的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相遇。
——引子
趟五河,翻三山,跃石谷,有一静地。乃一深潭环抱而成,潭内蓄清水,潺潺作响。潭内生有一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岁已千年。夜间,清风习习,莲随风颤,忽有金光从天而降,光中人语云:“莲,你潜心修行,道行已满,佛祖赐你灵性,封为‘莲花静佛’。”语罢,金光已逝,雨水继至,洗其尘垢,莲花更显纯洁。
百年后,莲佛内孕一莲子,沾有佛性,可作人形,唤作“志心”,莲佛对其溺爱有加。志心满岁,便可炼丹修法,呼风唤雨,伶俐可爱,众佛赞之。一日,莲佛向志心教授佛经,曰:“佛之本乃慈,佛之意良苦,懂乎?”志心信口道:“懂也”。佛笑,心满意足,以为志心通懂其真意。
志心20岁,精通五行,但玩性甚大,渐荒废功业。佛睹之,急在心头。于是唤志心至佛满前,语重心长:“吾闻你玩性甚大,故唤你,欲知你的意思。”志心不语。佛心切,曰:“勿担忧,可讲。”志心不语。佛怒,曰:“吾为你好,却不领情,煞伤我心。去人间,望汝可谅吾心。”语落,志心头晕目眩,不醒人事。
朦胧中,志心闻耳边有人语,力睁眼,见面前有人,古装衣着,心知已至人间。打量自己,已是书生打扮,正直青壮。无奈,只好作罢,寻谋生之道。时光飞逝,志心已娶妻生子,其子心彤也已20岁矣。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聪明伶俐,正如当年莲佛面前的志心。但天有不测风云,心彤重蹈覆辙,成为志心的心病。
一日,志心体痛,妻子外出,心彤与同街的孩子玩,志心只觉胸口一阵刺痛。暮临,心彤迟迟归来,却毫不关心父亲的病痛,志心老泪纵横,顿觉胸口欲裂,眼黑至翌日。清晨,心彤即醒,便要食,志心肝胆欲裂,心彤漠而视之。片刻后,莲佛伴金光而至,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那日我教你的佛经,你未曾理解,今日吾便告诉你。你与你儿的姓名是上天的安排。‘志心’即望你又有志气又知吾心;‘心彤’即心痛,为了让你体情之痛。后者即已实矣,你便得归来,懂乎?”志心斟酌,醒悟:佛用心良苦,为使之明佛爱之深,及伤心之苦,望之成材之心切。志心汪然而出涕,久叩不起。佛释然,笑。
佛爱,明了理,隐于情,皆为其好,未曾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