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是需要眼睛的,而眼睛看到的则需要大脑来思考,否则看见就像没有看见一样,即为视若无睹。
——题记
用餐人的看见
有一件事发生在几十天前,在麦当劳的餐厅中,因为吴姓的女子在用餐时与一伙人发生口角,这虽是件很平常的事,但是那一伙人竟将吴某殴打致死。而在殴打期间却没有一个人伸手相助或者劝架,就眼睁睁的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从他们面前消失了。用餐人的看叫看见,但这种看见就像没有看见一样,这就叫做视若无睹。
鲁迅的看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课就是《藤野先生》。它的作者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在日本求学期间,看见了很多事,他看只能匿名信,看见了时事电影,在这两件事情刺激下,他决定弃医从文医治国民的思想。他看见的不仅是匿名信和时事电影,他看见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麻木不仁,他感受到的是弱国国民的心酸。他看见了,看见的东西用大脑思考之后,本着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弃医从文医治国民的麻木不仁。但最近上述用餐人的表现得麻木不仁,与鲁迅先生的愿望大相迳庭。
迁客骚人的看见
在范仲淹著名的《岳阳楼记》中,他描述了两种人,迁客骚人和古仁人,迁客骚人见美景生喜情,见悲景生悲情,以物喜,以己悲。这也是一种看见,是一种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的看见。
古仁人的看见
古仁人是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描述中,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上述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用眼睛看见一样的事物,用大脑思考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心情。当然,我们推崇古仁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也不必反对迁客骚人“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的思想。
看见不仅需要眼睛,而需要头脑和灵魂的共同作用,才是真正的看见,否则就是视若无睹。看到别人得活活的打死而不施救的人是用冷漠的眼睛看;迁客骚人看见了也用头脑思考了,但是意志却不够坚强;而古人人的意志比上述坚强;而鲁迅似古仁人而非古仁人,他的看见拯救了中华民族,他堪比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