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中辨别

高二/其它/1270字/245℃/2025-05-08 23:21

指腹轻触书页,翻开的一瞬间,无疑我又开始了一段灵魂之旅。阅读于我,无异于旅行于我,所获得的愉悦之感,也全来自于灵魂游历四方的过程。

这本书,是柴静所作的《看见》。

柴静坐在一群老人之间,眉眼都带着笑地注视着一个孩子。简单自然的一幅照片便构成了这本书的封面,正印证了柴静对这本书的小评“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她将重心由事件转向人,无疑是聪明的。人是构成社会,构成国家的主体,是感动漫流的源泉,通过人的视角,这涓涓溪流更易流入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更愿意亲近作品,亲近作者。

少时总会心怀理想,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到处是我想要探寻的地方。而当那个有野心的小孩渐渐长大,才发现现实不允许他一一实现多彩的梦,他不得不舍弃一些保留一份稳定的工作,甚而有些人一生都被迫做着自己不爱的工作。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遗憾缺失的一部分体验,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得。翻开封面,关于柴静职业生涯的简介,虽寥寥数字,也已令我神往。再往下读,我和她一起去非典救治一线报道,一起去调查双城连续服毒事件,一起去观察两会……我体验着她的成长历程,从一个青涩、紧张、文艺范儿的小女子,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不轻易谴责的宽厚记者。由此,我也算是跟着柴静走了一遭,实现了自己的记者梦。

阅读《看见》,对我人生的改变还远远不止这些。“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不必有任何装饰。”“一个不关注真相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追求真相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堕落的社会。”书中每一章无不透露着作者对事件真相的重视。柴静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也一次次深入。药家鑫的故事曾传遍大街小巷。这个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在开车撞倒了一名骑电动车的女人后,拿随身携带的尖刀在她的胸腹部连刺六刀,致其死亡。网络上,各种关于药家鑫的评论,谩骂,指责,包括谣言甚嚣尘上,众说纷纭。围绕法院该不该判处药家鑫死刑亦是群情激昂,争骂声一片。淹没于唾沫横飞之中的药家鑫,其真实的身影变得模糊不清。人们所谓的个人观点,不过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而柴静坚持真相来自探寻的原则,去关注事件本身,竟是失败的教育酿成的悲剧。药家鑫式的家庭教育象征着一个更大的社会悲剧:重智力轻人格培养,缺少吃苦耐劳教育,对孩子要求高压迫大……尤其是药家鑫父亲过于苛刻的要求,使得药家鑫内心对父亲产生恐惧,长久以来就会形成过度自卑,害怕出错,恐怖扭曲的心态。所以他才会在犯错后没有及时的补救,反而选择更极端的处理方式。从某种角度看,药家鑫也是受害者。

身处网络时代,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学习柴静,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能多一份理智。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压过了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

  标签:看见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散文我心里的事

    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有人很喜欢小动物,有人希望获取更多的知识,有人想为国家做贡献…… 我当然也有...

  • 初一|记叙文夏央的榕树

    每到星期天,院子里会有很多很多的绿榕叶落下。还没干枯i,就先落下。成堆成堆,像极了夏央的记忆。未记先...

  • 高二|议论文窗里窗外

    岁月如水,冲淡了记忆中的许多浮华,留下了一扇孤寂的窗……每天都要经过那幢陈旧的爬满爬山虎的小楼。我喜...

  • 初二|记叙文这个夏季,你会回来吗

    初见她,是在六年级第二学期。她背着浅蓝色的书包,被老师缓缓带进教室。一进门,便惊艳了四座。她巧笑倩兮...

  • 五年级|记叙文课间十分钟

    “叮呤呤……”清脆的下课铃打响了,同学们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飞跑出了教室,涌向操场。他们在做各项运动,...

  • 高三|记叙文我的无悔青春

    也许就是跟朋友说过的那一句重话,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做了让爸妈失望的事情,这都足够让我们后悔好一段时...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