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接受都需要胸怀

高三/议论文/766字/117℃/2025-05-23 10:25

如今,物质资料丰富的年代里,给予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了。那些慈善家们,那些富豪们,动辄就捐献几百万来救济贫困地区或者是灾区来回报社会。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是温情的,而非冷漠的。常言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而,我们乐在给予。

给予是人生价值的承担,一个人想要实现价值,就必须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从微观看起,洗脚妹刘丽,工资微薄且劳累,却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为那些缺少资金而无缘大学的学生献出一份力。他以他瘦弱的肩膀扛起了重任,以善良为力量,无偿帮助学子圆梦。尽管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已经无缘大学,他不嫉妒,不忿恨,而是以自己受过得苦别人不要再受为操守,去帮助别人,点亮他们的人生。博大胸怀去给予,不求回报。这是他的价值啊!

可是接受方呢?

如果说接收方一定要回报,那是自私的。给予的目的不能是回报,也不应该是回报,给予是内在心灵的意愿,我之所以给,是因为我想给。给的结果不一定是还。但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坦然接受。

曾经看到的一则新闻,富商捐助贫困生入学,可是当记者问贫困生对富豪的谢意时,贫困生竟说:我们两者是互利的,他消费我得到了名声,所以我不需要谢他。显而易见,毫无谢意的贫困生是没有胸怀的,他过分重视了利益关系,却忽视了自己的情况。如果没有富豪的帮助,他可能永远也上不了大学。贫困可耻吗?当然不是。可富裕就可耻了吗?仇富心理是心理不平衡,又怎么能对善意地帮助带上有色的眼睛呢?

城市对农村的帮助也如此,希望工程一对一的拍照,却显得对比如此鲜明。巨大的贫富差距让农村小孩们抬不起头,让他们内心的自卑感越来越强烈。

由此可见,给予需要胸怀,接受又何尝不是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又怎么能因为一点尘埃,就见不到珍珠呢?

遇上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吧;面对他人对你的关心,接受吧。给予是蒲公英,接受是土壤,只有结合,才能永存。

  标签:给予胸怀接受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二年级|记叙文下雪

    下 雪星期天的早上,我醒来后看了看,天色阴沉沉的,难道要下雨了吗?过了一会儿,咦,天上怎么掉下来盐了...

  • 五年级|记叙文晚霞

    红日西沉,天色逐渐暗下来。西边,燃起了一片火红的晚霞……天空的色彩真是美妙啊!近处一片橙色,西边一片...

  • 初一|记叙文校园里的故事

    “笔呢?我的笔哪儿去了?”我着急地翻着书包、文具盒,额头上的汗珠子不断地前赴后继,可那支笔却始终不见...

  • 初一|记叙文我好傻啊哈哈

    回想起前几天的一件事,我就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虽然我已经老大不小了,但是还是有些愚蠢的。记得考试前一...

  • 初三|记叙文在电梯中学会和洽相处

    第一天 “砰!”电梯关上它沉重的门。我和众人默立着,似乎一根根木桩立在拥挤的箱子里。我家刚搬来不久...

  • 六年级|记叙文奥运会来了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的北京拉开帷幕,这是我们十三亿华夏儿女共同的骄傲。2008年奥运会的开...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