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接受都需要胸怀

高三/议论文/766字/480℃/2025-04-05 23:06

如今,物质资料丰富的年代里,给予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了。那些慈善家们,那些富豪们,动辄就捐献几百万来救济贫困地区或者是灾区来回报社会。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是温情的,而非冷漠的。常言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而,我们乐在给予。

给予是人生价值的承担,一个人想要实现价值,就必须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从微观看起,洗脚妹刘丽,工资微薄且劳累,却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为那些缺少资金而无缘大学的学生献出一份力。他以他瘦弱的肩膀扛起了重任,以善良为力量,无偿帮助学子圆梦。尽管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已经无缘大学,他不嫉妒,不忿恨,而是以自己受过得苦别人不要再受为操守,去帮助别人,点亮他们的人生。博大胸怀去给予,不求回报。这是他的价值啊!

可是接受方呢?

如果说接收方一定要回报,那是自私的。给予的目的不能是回报,也不应该是回报,给予是内在心灵的意愿,我之所以给,是因为我想给。给的结果不一定是还。但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坦然接受。

曾经看到的一则新闻,富商捐助贫困生入学,可是当记者问贫困生对富豪的谢意时,贫困生竟说:我们两者是互利的,他消费我得到了名声,所以我不需要谢他。显而易见,毫无谢意的贫困生是没有胸怀的,他过分重视了利益关系,却忽视了自己的情况。如果没有富豪的帮助,他可能永远也上不了大学。贫困可耻吗?当然不是。可富裕就可耻了吗?仇富心理是心理不平衡,又怎么能对善意地帮助带上有色的眼睛呢?

城市对农村的帮助也如此,希望工程一对一的拍照,却显得对比如此鲜明。巨大的贫富差距让农村小孩们抬不起头,让他们内心的自卑感越来越强烈。

由此可见,给予需要胸怀,接受又何尝不是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又怎么能因为一点尘埃,就见不到珍珠呢?

遇上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吧;面对他人对你的关心,接受吧。给予是蒲公英,接受是土壤,只有结合,才能永存。

  标签:给予胸怀接受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记叙文花木兰的魅力

    古今中外名人荟萃,你最崇拜的名人是谁?我最崇拜是花木兰,她的精神始终让我印象深刻。在隋朝时,外敌大举...

  • 高一|其它永远的鲁迅

    踏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鲁迅几番踌躇,最终却也不知...

  • 初一|散文舍去原来,迎来现在

    进入新的阶段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这种经历也许是羞涩,也许是恐惧,也许是无助,也许是快乐,也可能是长大...

  • 六年级|记叙文那一刻,我伤心了

    从小到大的记忆如那河水一般逐渐向远方流逝。在记忆中,有很多事,但有一件事我将它永远的埋藏在我心底的最...

  • 四年级|记叙文做蛋糕

    今天,我要和妈妈一起做蛋糕了,这可是我家第一次做蛋糕。只见妈妈敲开鸡蛋,将蛋黄、蛋白分离,分别倒入碗...

  • 初一|散文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作文

    是鬼迷了心窍也好是你存心的捉弄也好然而这一切已不再重要只要你能够重回我怀抱在一间无名小店里,我看到了...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