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基础知识

初三/说明文/1012字/354℃/2025-03-31 14:57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和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标签:知识地震基础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四年级|日记一次特别的活动

    今天是2008年5月31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早上妈妈问我:”你是愿意参加妈妈单位组织的迎接奥运...

  • 初二|日记平言淡语

    3月26日只怪世事无常,心潮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起伏不平的心海中,无数只思绪的小舟出没在其中,...

  • 五年级|记叙文我家的懒妈

    妈妈今年38岁,属兔,一米六几的 个子,短头发,高鼻梁,樱桃嘴,一头短发乌黑浓亮。妈妈是一个十全九美...

  • 三年级|记叙文桃花

    桃花开了,满院子里姹紫嫣红,远远望去,就像天上落下来的一片朝霞。桃花发出阵阵清香,那么沁人心脾。闻起...

  • 五年级|记叙文我喜欢下围棋

    第一次接触围棋,记得还是暑假看得那部动画片《围棋少年》。当时对围棋的认识还很肤浅,只知道是一种棋类。...

  • 四年级|其它猖狂的雨夜

    他行走在宽阔的大道,四周一片宁静,没有风,也没有虫叫,夜色的笼罩下,没有半点星光闪烁,他四处走走,似...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