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家园

初一/散文/1292字/385℃/2025-04-09 07: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贸、副业等)、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体育与竞技和传统医药等类别。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年5月20日,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明朝末年,灾害频繁,烽烟四起。黟县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父子二人,制剪为业,小泉刻意求师访友,技艺大进。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创制出嵌钢制剪的新技术。他选用闻名的“龙泉”钢为原料,制成的剪刀,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因而名噪一时。

被誉为“剪刀之冠”的杭州张小泉剪刀,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产品。它与孔凤春“杭粉”、王星记“杭扇”、都锦生“杭锦”、宓大昌“杭烟”,并称为“五杭”,

张小泉剪刀在现代已有四大类,分别是:工业用剪、农业用剪、民用用剪和旅游用剪,共有两百多个品种,四百多种花样规格。其中,最大的料剪有一点一五米长,二十八点二五千克重;最小的花式剪不足五厘米,重也只有十克左右。

张小泉剪刀不但花色品种繁多,而且历史也非常悠久。

张小泉剪刀是我国手工业的传统名牌,已有300多年历史。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明朝崇祯年间,最初的制作工厂开设与杭州吴山脚下的大井巷。至清朝乾隆年间,其产品作为贡品而传至京城并广获赞许,由此声名鹊起。在近代,它又先后在南洋劝业会和拿巴马赛会上获奖,并在1929年的首届西湖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年以后,作为民族品牌,它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关注,毛泽东曾在1956年强调:“张小泉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张小泉剪刀的发展因此更为迅速,产品远销世界六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年,我国杰出的剧作家田汉在走访张小泉剪刀刀厂时写下了一首赞美诗:

快似风走润如油,

钢铁分明品种稠。

裁剪江山成锦绣,

杭州何止如并州。

张小泉剪刀能有现在如此的名声,锋利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在一次剪刀评比会上,人们曾把40层白布叠在一起,有各种剪刀试剪,唯独张小泉剪刀,张开利嘴,咔嚓一声,一次剪断,连剪数次,次次成功。检查刃口,锋利如故,为其他剪刀望尘莫及。香港一家广播电视公司还摄取了用一号民用剪,一次剪断70层白布不缺口接着又剪单层薄绸不带丝的精彩镜头,足见其质量之高。

  标签:家园守护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散文昙花

    做一朵昙花,只有香如故昙花,一现。至今不能忘却初见昙花的惊异——月光如练,凉风如水,它就那样轻盈地展...

  • 初一|记叙文餐桌上的一家子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我们一家子围在餐桌上准备开始我们的团圆大餐,我们一家子吃着热腾腾团圆饭,看着外面的...

  • 四年级|其它怪怪的梦

    我做的梦总是噩梦。有一次我了这样一个梦。想听听看吗?OK!“咦?这儿怎么黑黑的?”我不是已经起床了吗...

  • 六年级|记叙文校园新貌

    新的学期开学了,怀着对愉快无忧暑假生活的依依不舍,我们走进校园。校园的变化一下子拉近了我与新同学之间...

  • 三年级|记叙文我喜欢胡萝卜

    民以食为天,与饮食有关的,自然离不开蔬菜。今天我介绍的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蔬菜:胡萝卜。胡萝卜原产于中...

  • 六年级|其它我的大姑

    去年的暑假,我曾来过大姑家,那时,哥哥还是个学生,读大学。而今年他已大学毕业工作了,在温州,暑假也没...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