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读到了粱遇春的文章,越发的对这个多愁善感的作家感兴趣。如诗人海子一般,他也是个早夭文学天才,被世人称为“中国的爱利亚”他是一个执著的人生思考者,偏爱死亡的主题,却对人类怀有悲悯之情,笔下多感伤情调,任意而谈,顾盼生姿,纵横的独特风格,让我喜欢上了他的文笔。那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更是让我爱不释手…
文中表明了”失掉了悲哀的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他说人们一定要对于人生有个肯定以后,才能够有悲欢哀乐。而他因为失掉了价值观念,所以失掉了快乐,也失掉了悲哀,他问过自己何以失掉了价值观念呢?我认为那是把自己心里的各种爱好和厌恶的情感,一个一个用理智去怀疑,将无数的价值观念,一条一条打破。如他所想,这就等于吧自己的心一口一口地咬烂嚼化,等到最后对于这个侩子手的理智也起了怀疑,那就是他把整个心都吃完了的生活后,剩下的只是一个玲珑的空洞,他区分了吃了自己的心和心死的不同,心死了,心还在胸内,还会感到它的重量,哪怕一个穷凶极恶的人他对于生活还是有苦乐的反应。“只有那班吃自己心的人是失掉了悲哀的。”只有留念生活的人才会对生活悲哀,因为悲哀是对生活价值的一种肯定。
那一段,令我触目惊心的。
“我听说悲哀是最可爱的东西,只有对于生活有极强烈胃口的人才会坠涕泣血,滴滴的眼泪都是人生的甘露。若使生活不是可留恋的,值得我们一顾的,我们也用不着这么哀悼生活的失败了。所以在悲伤的时候,我们暗暗地赞美生活;惋惜生活,就是肯定生活的价值。”
像是干涸的枯井,蓦地涌现出清泉般,我顿时感悟。人生如梦般虚无缥缈,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个舞台,人生像是一幕戏。但是梦同戏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必须学会从悲哀挫折中感悟人生的跌宕起伏,酸甜苦辣。或许某天我回头望那记忆一路走来的脚步,会了解。悲哀竟同快乐般,属于生活中的乐事。父母授予我发肤,给予我一个理智的头脑,他们会希望我用这颗清醒的大脑面对生活,在摔倒时,可以坚强的站起,拭去去身上的尘埃,重头再来。摔过一次,成熟一次,或许哪天父母的一句“孩子,你长大了!”可以让我不顾一切的哭泣。我明白,那句简单的话语,包含了我无数次的悲哀,这短暂的岁月让我愈加成熟,从一个丫丫学语的孩童,爬过、走过这条平坦的路,我的人生刚开始,但是我得在即将面对以后坎坷道路前学会“悲哀”只有那样才能使我身上这对脆弱的羽翼更加坚强,使它们可以毫不畏惧的面对以后将到来的暴风疾雨,我必须得在那之前磨练自己,这些都是“悲哀”可以赐予我的力量。
如果说快乐是力量,那么悲哀则是被埋没于尘埃下的黄金,它同快乐一般是力量,不过是世人欣赏它的角度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