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些人拥有信仰——理想的更高境界,理想可以支撑人的奋斗,是人劳动的动力。《穆斯林的葬礼》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启发和感悟,我仅从奇珍斋历史的角度出发,思考两代人的故事。
第一代人梁亦清是勤劳朴实的玉匠,他像中国无数勤劳的农民,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自己的事业奉献光阴和艺术。他热爱琢玉,沉醉于琢玉,他的手艺高超但秉性木讷、不擅言辞,所以只能养家糊口,成不了大富大贵,钱也并非他的信仰,梁先生是位穆斯林,在他眼中钱财只不过是浮云、粪土、是凡夫俗子恋恋不舍的累身之物,最后他为他的艺术而倒下了。和妻女安安稳稳地生活在北京,用自己所热爱的技艺吃饱穿暖,他是幸福快乐的。梁亦清在看到女儿买了樱桃吃得很高兴的情景,他想到了玉,于是全身的疲劳消除,到三个月琢出了栩栩如生的樱桃,他的生活与生命与玉连在了一起。
第二代人韩子奇的人生应了那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大起大落的人生,从一无所有到荣封“玉王”再到一无所有。记得韩子奇说过:“事业的追求,并不一定要什么头衔和称号来满足,你爱上了一种东西,愿意用全部心血去研究它,掌握它,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且永远也不舍得丢弃它,这就是事业心,是比什么都重要的……”我认为韩子奇对于玉的疯狂热爱,造成了他命运的悲剧,最终身败名裂、错过真爱。他为中国玉文化的流传无意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原本并非他的本意,让人想起《断魂枪》中的沙子龙,任凭孙老者使出浑身解数,他都不愿意传授断魂枪而一意孤行、抱残守缺,断了民族文化之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无价之宝,韩子奇每一块玉都可遇而不可求。二战爆发时,法国向德国宣战,巴黎的人们把巴黎卢浮宫的收藏品分散宣布该市为不设防城市,宁可发起国家也要保护文化,可见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我不认为韩子奇是个守财奴,因为他拥有这些不是为了钱,他的快乐不在于发财,他第一次出现时“身穿灰布长衫,脚穿青面布鞋,头戴礼帽,身材虽然高大,却显得瘦弱;面色黧黑,宽脑门儿,中分头,眉弓略高,双眼微微内陷,黝黑闪亮,炯炯有神,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儿。”侦缉队长一瞥,认为他是小职员、教书匠之类,充其量不过是个账房而已,可见他不喜欢“炫富”,他的快乐在于他获得更多的稀世宝玉,他的快乐在于他是“玉王”,他不会主动的用他的珍藏去换钱,因为他是他的生命,他的信仰是玉。韩子奇也是玉的奴隶,他说“事业的追求,并不一定要什么头衔和称号来满足,”但他却放不下“玉王”的名号,他爱玉胜过爱自己,以至于梁君壁为了留他锁住了玉也锁住了他的身,让韩子奇放走了真爱,放走了幸福,留下默默相思和悔恨。
经营一个产业大胆突破、不应循守旧没有错,但我们也要保持理性,事业并非代表着一切,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
高二:谊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