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乞巧节

高三/其它/922字/282℃/2025-04-18 19:14

广州人历来重视过此节,宋人刘克庄诗云:“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清末民初,此风尤为兴盛。胡朴安撰辑的《中华全国风俗志》辑录了清末民初广州女子拜七姐的风俗,详细记载了关于乞巧会“摆巧”的情形。作家欧阳山在《三家巷》中所写的广州七夕风情,可与胡的辑录相互印证。大量的竹枝词也同样反映了羊城乞巧节的盛况,如清朝广东诗人汪鮀在《羊城七夕竹枝词》中写道:“十丈长筵五色香,香奁金翠竞铺张。可应天上神仙侣,也学人间时世妆。”“芝麻为米烛为桥,巧乞天孙夜未迢。郎比牵牛妾织女,年年夜夜是今宵。”等,此外广州还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十六甫等专卖女子品物的乞巧街市。抗日战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州乞巧风俗一度没落,而后逐渐恢复。当前,乞巧风俗在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等地较为兴盛。其中天河珠村是目前广州乞巧活动最集中、规模最大的“村落”,还有番禺谭山;相传,珠村很早就开始“摆七娘”,明清时期十分盛行。广州乞巧节繁缛、隆重的仪式为国内他处所未有,节日活动含摆巧、拜仙、乞巧、吃七娘饭、看七娘戏等诸多内容;节日以“摆巧”为具体内容,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七夕工艺系列作品,如斋塔、芝麻香、鹊桥景观、七娘盘、七夕公仔等;独具特色的“拜仙”仪式是广州乞巧节的第三个重要特色。祭拜的对象不仅有牛、女二星,还包括到织女的六个姐妹,体现了该地区自古以来浓厚的神灵崇拜的风习。广州是目前国内乞巧习俗保留最完整和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以族群为单位展开的“七姐诞”具有极高的民俗学、人类学价值;抢救与保护濒临灭绝的乞巧节庆文化,对于保存城市中有价值的非物质遗产和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对于正在实施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对于和谐社区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州市内的村落祠堂大多已破败不堪,乞巧活动的场所濒临消失;民俗活动的主体出现断层,乞巧节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在强大的城市商业文化、娱乐文化的冲击下,广州乞巧节的民俗内核正在发生蜕变,这是节日面临的最深层的危机。抢救与保护广州乞巧文化节已成为当务之急。

  标签:广州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议论文拼搏人生

    在这形形色色的社会里,处处碰到让我无奈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有时我们会想一些弥补的方法,可是事实还是事...

  • 六年级|说明文千金难买一回头

    我一直都在想什么是"千金难买一回头'',现在我懂了.今天,我早上着急上学就急匆匆的出门,走到爷爷家门...

  • 初一|散文海边,那片橡树林

    海边,有一座美丽、富饶的小城,每当夕阳西沉,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月光照耀着大海,发出银色的光芒。贝壳...

  • 六年级|记叙文我被震撼了

    打开小学语文的最后一册教材,我就被开头两篇课文吸引了震撼了更深深地感动了。心灵仿佛受到了全新的圣洁的...

  • 初二|散文梦想,你在我心里

    天,还是那样蓝,海,还是那样宽,容下一只帆船,承载着梦想,飞翔…。.,曾经的我为了梦想坚持不懈的奋斗...

  • 初一|日记爱我中华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祖国经历着艰难曲折。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祖...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