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
我和在云南本地生活多年的老余,站在这座高大雄伟的山脉之下,向那直冲云霄的山峰望去,只见那山峰被白云笼罩着时隐时现。我和老余相互对望一眼,心里泛起一波凄凉的涟漪。身上的粮食只能维持一天了,可是距离目的地还有三十公里的山路。
我们相互点点头,朝山上走去。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我们借助着淡淡的月光,无神地穿行在这忽明忽暗的荔枝林中。
忽然间,一道惊喜夹杂着兴奋的话语在我耳畔响起:“老刘,你快看那儿,”你下意识地顺着老余指的方向看去,去只看到了几棵孤零零的梨树,梨树上开着朵朵白色的梨花,在寒冷的夜风下,显得那么孤独无助。我看了一会儿梨树,仍然理解不了老余的“奥义”,便扭头问:“老余,你这是什么意思?咱得继续赶路呢,你可不要告诉我,让我学习这些梨树那种不屈服于世间万物的高尚品质。”说完,我还白了他一眼。正当我要继续往前走的时候,老余说:“在我们当地有个规矩,但凡有梨树的地方,在这附近就会有一户人家”。听到这里,真的看到了希望。
我俩兴奋地朝前走去,很快一间草屋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天气依旧寒冷,但我们此时没有感受到一丝严寒,走近草屋,门上贴着大大的“欢迎”二字,我们的内心火热起来,小心翼翼地敲门:“请问里面有人吗?我们路过些地,天太晚了,请问能接纳我们一晚吗?”没人回应,轻轻一推,门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壁上的两张羊皮,这两张羊皮在静谧的夜中,显得那样温暖。
老余用手电往旁边照了一下,在一面墙上留有几行十分秀气的字“角落里有干柴,桌子上有盐巴、辣子,竹筒里有米,桌子下面有腊肉、锅,门口旁边有水缸”。
我们开始烧火,简单地煮了米。喷香的米饭,驱离了我们的饥饿,温暖的火和烫烫的洗脚水,驱离了我们一路带来的疲劳和苦累。
我们躺在舒适的干草铺上,内心在思索:这屋的主人是谁呢?正想着呢,门开了,一位须眉花白的老人站在门口,手上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我和老余一下子跳起来,来不及穿上鞋子,赤着脚跑到老人旁边,一股脑地说着感谢的话,有几次老人想插话,都被我跟老余的热情给压回去了,等我俩讲完以后,老人哈哈一笑说:“我也是过路人”。我和老余一愣,“老人家您先吃点儿饭,烤烤火暖和一下吧”,老人也不做作,大口地吃起来。吃完饭,老人掏出一袋旱烟,熟练地点上,吸了几口以后看到我俩期盼的眼神,便笑着给我们解释,于是我们断断续续地大体了解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多年前,一队解放军路过此地,半夜下起了大雨,他们想:如果在这附近有间简易的房屋,那以后晚上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路过的人不就有了可以临时落脚的地方了吗?第二天早上,他们就砍树割草,麻利地盖好了这间草屋,一个当地女孩儿恰巧路过此地,好奇地问:“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吗?”“不是这样的,小姑娘,我们是为了方便路人。”小姑娘非常感动,以后的时间她就利用上山砍柴、拾菌子、摘草药的机会,常来照料这间屋子、力所能及地补充一些粮食。在这里居住过的路人呢,也都会在临走的时候,把小屋子收拾整理一番。
第二天早上,我们正准备修葺一下屋顶的茅草,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爽朗的笑声,一群哈尼小姑娘边说边笑地出现在地梨花丛中,手里拿着米、肉……
我望着远处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与现在的情景交相辉映:“一路梨花处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