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八月十五月儿圆,又是一年桂花香。传说吴刚伐桂千百年,日复一日的努力,才在每年月最圆的时候堪堪“摇下”一阵桂花雨。而这月宫的桂花雨飘落人间,香溢千里,甜了天上天下。
儿时起便熟于枕边的故事里,奔月的嫦娥、捣药的月兔、砍树的吴刚无一不是神秘色彩中描绘神话中秋,看不懂大人的行为,只知道会有美味的饼,所以每每期待。至于中秋节什么的,早已被贪吃的童年抛出嘴巴之外。直到长大了稍明事理,才懂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秋始于唐初,盛于宋朝,至明清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也许最初是为了祭祀,也许最初是为了庆收,或也许最初不过只是娱乐作用,但如今,中秋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无论身在何地,操持一口怎样的语言,只要是中国人,就永远不会忘记故乡的月、故乡的饼以及故乡的人。
从古自今,几许文人对月悲怀,思乡怀家?客作他乡,乡泪流干,遥寄一轮圆月,只愿家人身体安康,一切安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使相隔千里,苏轼对弟弟美好的祝愿总能传达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但有圆月作伴,总不会是寂寞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时节月清冷,望月思乡,故乡的月亮远比他乡的要圆。
“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每年中秋必团圆,而我故乡的祭月通常要摆上几只精致的大月饼,些许水果,有小孩的时候还会放上零食饮料,大人们边赏月边聊天,孩子们嘻嘻哈哈囔作一团,有些时候还会买来几盏孔明灯,放飞了,仰着头看渐行渐远的灯火,默默许下美好的心愿。可随着点点灯火飞走了的,不单单是时光,更有心意,或者亲情。
到底是谁为了什么而百般借口呢?孤零零的母亲年老的面容上溢满了悲伤,念念叨叨着,都走了,走了,一个都不回来了。电话那头的儿女赔笑着,说工作繁忙,实在没有时间。
中秋节的意义并不在于放假,月亮虽然看多了就不觉得圆了,月饼即使走出门就可以吃到,可该珍重的却是陪在身边的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团圆团圆,抽出时间,陪陪家人总是好的,也许在你以为很久很久的时候,只要一个变数就轻易变成了很久很久以前。中秋佳节来临,回家看看,吃顿团圆饭,再不济也要发条短信。
或者该说古人聪明至极?
多少首古诗中,忆乡念亲里,藏存着对故乡故人的怀恋。珍惜在一起的时候,总比离开时怀念要好,所以从古至今的中秋,是为如此存在的?
我想,答案只有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