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迷信,本来是相距十分遥远的两极,但是如果缺乏科学精神,就很容易坠入迷信。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深入认清迷信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政治本质及严重危害,对于顺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有自己的科学,有自己对于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因而也有自己传统的科学精神。然而中国人用“科学”这个概念指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迄今大约只有百年的历史。
西方科学的传入,始于明朝末年利玛窦来华。鸦片战争中一系列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如林则徐、魏源等人深刻认识到先进学问的重要性。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学问,作为中国学问的补充。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人们又对中学与西学的搭配失去了信心。严复提出我们不仅要学习西学的指示,而且要学习西学的求知方法和态度,这就是科学精神。
此后,孙中山明确地把科学和孔孟之学对立起来,在多次演讲中赞扬科学。在孙中山的推动下,科学极大的提高了它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
对科学的呼唤到“五四”反帝爱国运动达到了高潮,人们当时更加痛切的感到,没有科学和民主精神,中国就永远无法摆脱受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正是依赖这种精神,当时先进的人物都竟相寻找真正能够救国的道路,才使中国获得了新生。从严复开始,到五四结束,他们呼唤的科学精神,给中国人的求知态度和方式开了一个新纪元。
提倡科学精神,还有一个重要的对立面,就是所谓的封建迷信。
“迷信”这个概念不是近代才有的,迷信的本意就是相信不该信的东西。人们把宗教从一般迷信中区分出来,就把信土地,信龙王,信风水,信算命,信各种鬼神,信祖先保佑等叫做封建迷信。
破除这种迷信的工作,不是中国共产党才开始的。早在封建时代,儒者官吏们就不断地清除国家规定之外的祭祀。在辛亥革命之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废除了上帝崇拜和祭天礼仪,儒教的其它设施也随之被废除,因为新的共和国在法律上是不信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