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经过几年的旧城改造,原来的老街几乎都被拆了重建成嶙峋的高楼了,那些有些阴暗潮湿的小巷也几乎都看不到了。只有那临近郊区的地方才有一小块“净土”。那地方不大,区领导说那是我们区的一块污点。只是因为那住的主要都是没有儿女照料的老人,如果拆除了,也就难安排这些老人了。在那儿,老人们像是一家人,我家没醋了,问你家借点,你家没油了,我给你送去。一个人生病了,每天都会有老人主动给他(她)做饭,照料他(她)的生活。为什么呢?大家都说不出,只是认为邻里之间就应该这样。
我喜欢这样的地方,曾经我也想过为什么,我想因为他们都是八十年代的人吧。我没见过也没真实的感受过这个年代的气息。只是偶尔从《读者》或是魏巍的书中源源的闻到了她味道,我想她是温馨的她的形象就是一个穿着蓝底白花的连衣裙有着厚密的刘海坐在草地上的少女。
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会去那儿看看。那儿的楼房,又老又旧,它的身体上出来红砖的骨头外依稀还能看见图在表层的黄颜色和白颜色。楼下便是那条老街。这条街上永远弥漫着消散不尽的菜市场的味道,还总是奇怪的热闹,让人误以为会发生什么大事。其实,没有任何大事可以发生买才的人的手里也就拎着一块豆腐,半把青菜,日子平淡的像手里的豆腐。走在这条老街上,总想
往上看。天空被天线割的支离破碎,也经常能看见某电线竿上的电线,像被猫咪玩过的线团般的凌乱不堪。半空中还有一个个木制阳台有的向左倾,有的像右斜,人走上去还“吱吱”的响,让人害怕不只哪天会突然脱离旧楼从半空中坠落。我很喜欢菜市场那种融蔬菜,瓜果,鱼,肉为一体的菜场味很亲切,很生活。
记得前些年,五太公还在世的时候,也住在这儿。每年夏天,总踉踉跄跄地把躺椅搬到葡萄架下面,一边晃着,以便罪戾还哼着戏文。听不大真切,只记得有一句什么“咳!想俺项羽乎!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一边哼着还一边要着大蒲葵扇,脸憋得通红。以前去看望五太公的时候,我总是想,为什么五太公连我们都几不得了,却还能集注那么长的戏文呢?他真的是生病了吗?后来过了几年,五太公死了,是奶奶帮他入的葬,但是奶奶说小孩能见着鬼,不让我去参加葬礼。听爸爸后来的描述五太公是躺在葡萄架下面死的,被人发现断了气的时候,尸体都冰凉了。我想五太公有没有在唱“力拔山兮起盖世”呢?到了现在五太公的面貌已经模糊了。
听妈妈说,今年或者明年老街就要脱胎换骨了,说是什么迎接奥运,好象连养老院也建好了。“哎,还是要拆啊。”我叹到。于是怀着一种同情的心境在去那儿逛了逛。老人们还一切如故,看来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呢。让我觉得好像是一个快要死去的老友,还不知道自己患的是绝症,却不忍心在去打乱他最后快乐的生活。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