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江苏卷题目详解

高中/其它/685字/433℃/2025-04-23 03:29

江苏卷高考作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直接指向“人生在世”,虽有提示,却不限制,人性化色彩体现得尤为明显,且不会存在考生无话可说的情况,在全国各省市试卷中当属优秀的。江苏作文材料颇具诗意又富含哲理,给考生以明确的思考对象与方向,也给考生留下了自由的发挥空间。

考生可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储备,可状物,可抒情,可描写。水平的高低更在于思考的深度和创意。

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对“山”与“水”的内涵的理解。山与水当然不仅仅是实指。俗语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于是“水”似乎成了智者的代名词,与灵动、飘逸、纯净、聪慧甚至圆滑同义;而“山”则成了仁者的代名词,与沉稳、坚毅、敦厚、包容甚至古旧无别。其实,“山水”的引申义远不止于此。“水”之有恒、“山”毓灵秀又有何不可?还可以赋予“山”“水”以恰当的比喻义。

二是明确“沉稳”与“灵动”的价值取向。二者于人学或文学均有可取之处,给予后世的多为积极的影响,关键的是要想到“区别”,正如材料所言,“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却”字告诉我们,也可以反向取义。总之,要注意“沉稳”与“灵动”的辩证性。

三是明确主旨,思考文体。所谓明确主旨是指从“山”“水”的诸多意蕴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依照一条思想线索组织材料。所谓思考文体是指对于涉世未深、没有多少生活积累的中学生来说,写记叙文似乎不易。对于这样一个思辩性的话题,议论化或散文化也许更好,特别是联系做人。当然,没有很好的辨证思维能力,没有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思考,也不可能写出深意。(苏立君)

  标签:高考江苏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三|议论文文明

    全球的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均知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在步入文明。可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最...

  • 初一|散文解脱的心灵

    生活了千年的我们,一直依赖着这星球所御赐给我们的资源所生活着,却不知,人心却可以变换,资源已成了我们...

  • 初三|议论文学会做人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其实人也和自然界中动植物一样,需要竞争才能生存。当我们降临到这个茫茫人海的一瞬间...

  • 六年级|日记英语老师正传——鲁迅的传人

    10月27日 星期日 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们...

  • 初一|记叙文“短暂”的一分钟

    一分钟,在大家眼里,可能是毫不起眼的,因为它眨一眨眼就过去了。但是,一分钟虽然短暂,我们也要珍惜它。...

  • 五年级|记叙文大梅沙之旅

    大梅沙是深圳的一个著名海滨旅游景区,我听说那里水天一色,风景秀丽,之前我就和父母一起去领略了一番。我...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