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妈妈问我:“今年生日怎么过?”我回答:“只是又老了一岁,有什么可庆祝的!”妈妈流露出不悦之情,说到:“就你还提‘老’,那我怎么办?”
说“老”确实早了点,但在这十六岁的最后一周,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酸酸的感觉。可能是长大了,人也变得多愁善感,连自己都越来越不了解自己了。显然,妈妈比我怕老。女同志嘛,可以理解。三十六岁那年像是妈妈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自从人生过了三轮,她就从一个不施粉黛的女士变成了一位迫切想抓住自己青春尾巴的太太。
某次开妈妈的玩笑:“女人哪,会享受的是慈禧,不会享受的是瓷锤――大多数时候,慈溪和瓷锤只有一步之遥。”曾几何时,当妈妈为眼角悄无声息爬上来的鱼尾纹而惆怅,为鬓角提前报到的半根华发而叹息,为尽力保持却逐渐走样的身材而苦恼的时候,我是何等得不屑一顾。
而现在类似的问题出现在我的面前:走过十六年的人生旅程,曾为自己的每一次进步而欣喜若狂,但在当前这个时期,突然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正不可逆的后退。这多么可怕啊!如果说妈妈的变可以归结成“更年期的危机感”,那么我现在的状态就得归功于“青春期多余的荷尔蒙”了。
十六年,似乎太长,每一分每一秒到蹒跚而过;十六年,又似乎太短,我甚至还来不及给青春留下些许痕迹。无数次的错过构成了今天的无限追悔。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长辈们都说我的指头又细又长,应该去学琴。爸妈用当时仅有的一点积蓄为我买了一架电子琴。也许小孩都有逆反心理吧。爸妈越是催我练琴,我越是想尽一切办法偷懒。想起当时请来的老师被我气得快发疯的样子,现在不再只是一味的傻笑,同时也为自己当初的无礼而惭愧。
上了中学的我,看到周围同学的多才多艺,不禁懊悔不已。虽然放弃了器乐,可我对声乐的热情却与日俱增。终于,表现自我的机会来了――学校举办了文艺汇演。没想到,台下练得滚瓜烂熟的歌,一上台就忘得精光。打头阵的我就空了两句词,后面的同学起了连锁反应,结果当然就名落孙山了。
陷入回忆漩涡的我往往无法自拔。可是,无论多留恋都不活在从前,不是吗?我决定不愁眉苦脸,这样才不会让爱我和我爱的人们挂念。
经常听人家说,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多绝妙的形容呀!然而,花儿终有一天会枯萎凋谢,随着雨滴一起坠落到地面。现在的我,如同消逝的花儿、新生的雨滴――痛并快乐着。
生命的前十六年就这样一晃而过,没有意外,不曾绚烂,风平浪静得像一潭死水。朋友说,我爱上一个女孩。我沉默了。爱是什么?是牛奶糖,越吃就越想,太多的甜蜜就会变成痛的蛀牙。也许吧,我真的不懂。朋友用“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反侧”去形容那种感觉。我付之一笑,接着问他,爱到底是什么?这回轮到他无语了。
后来,上课铃把我们拉回了各自的教室。谁敢说不期待爱情,绝对是撒谎。爱情是躲在我们每个人前方路上的一个奇迹。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它的到来――等过花季,等过雨季,等过千千万万个昨天、今天和明天,等到下一个永远。
十七岁正步步逼近。它在后面追,我在前面跑,边跑边唱:走吧走吧……人总会学着自己长大,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也曾伤心落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