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高考语文考纲写作部分微调

高中/其它/821字/499℃/2025-05-15 07:41

日前,记者从北京有关渠道获悉,今年语文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表述,进行了两处文字表述上的调整。为此,记者采访了武昌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张银华,他对两点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建议。 在去年的考纲中,写作题要求考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今年的表述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载的文章”。张银华分析称,这是因为在高考实际操作中,话题作文、情景作文和标题作文等都有“体裁不限”的说明,既然体裁不限,考试中就必然呈现出形形色色的各种文体,“四文”之说已经无法概括现有的各种体裁形式,所以,加上“其他体裁的文章”一语,不仅范围扩大了,而且也表明考纲留给了学生选择文体的更多自由。 在备考方面,张银华表示,考生不仅要熟悉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文体,而且要适当地了解其他文体的写作特点,不妨尝试一下其他不同文体的写作风格。这样既有助于写作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有助于个性的张扬。复习时不必只局限于“四种文体”的枷锁内,可以大胆地展现写作文体的个性。但值得考生注意的是,无论写哪一种文体,都必须符合该文体的规范,“四不像”的文体在高考中是得不到高分的。 再则,今年高考写作在要求上仍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在发展等级的“深刻”一条中,“观点具有启发性”的表述代表了“启发作用”。张银华称,“启发作用”要求较低,意为表达的观点对阅卷者有一定启发即可,不一定要求揭示出事物的规律性,而“启发性”则要求作文的观点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其要求更高一些,这样的用词表意也更准确一些。 对于这一点,张银华建议考生多关注现实生活,通过社会现象深入本质,探讨具有规律性的思想观点;多关注史例事实,通过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展示个人见解;多关注辩证的发展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背景材料的理解,概括出具有哲理性的共性认识。考生可以多做些话题辩证分析、情景发展反思等作文强化训练。

  标签:语文高考写作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三|议论文沉吟至今——乡愁

    古典诗歌犹如一泓清泉,沁人心脾;犹如空谷幽兰,绽放香馨;犹如一坛陈酒,耐人寻味……“天生我材必有用”...

  • 一年级|其它点滴

    “流星飞,带我飞,我愿意划过你的世界,将你的每个愿望都完美。”我正兴致勃勃的唱着《星空物语》。“李秋...

  • 六年级|其它最美的珍藏

    "丁零零,"放学了,悠悠木然地从学校门口走出,抬头眯着眼望着门口的大字“湛江第一中学。”手不禁紧紧的...

  • 三年级|记叙文找电池

    找 电 池今天看电视的时候,我正在思考一个问题,于是我拿起遥控器,不断地敲自己的头。我想关电视的时候...

  • 高三|议论文日子,一盏心灯

    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言片语中迷茫,缺少一双飞离困惑的翅...

  • 初三|散文苦味

    当脆弱的心灵再也承受不了滴滴的苦水,苦涩便如激流般倾泻下来,冲破坚强的最后防线。——题记那一年初冬,...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