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的“姓”和“名”,都可以当做“姓”来用。我的名字来源于我的爸爸妈妈。因为这个名字,我有了在两种不同场所的两种外号。我的名字叫:李方。
为什么会给我取这个名字呢?因为……妈妈曾告诉过我,我爸爸姓李,而她姓方,所以我才叫李方。我是爸爸妈妈身上的一块肉’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他们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
每个家庭疼爱孩子的家长们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外号”——小名。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依照我的大名,我的小名很自然的就叫“方方”了。
当我妈妈生气的时候,叫我的名字也成了一种表达方式。我一旦把她惹的很生气、恼火,她就会一声“河东狮吼”:“小-李-方!”只要听到这短暂的称呼,我就会立马躲起来,因为这是妈妈发火前的绝对标志性的喊声。
不过,我很乖的时候,妈妈就改叫“方方”或“乖女儿”。还是不惹妈妈生气好一些。
我的名字在同学中也起了外号,这个外号时不时带来一些事情,举例说明两个事件。
我的名字很容易起外号,同学们便经过“外号大选”,送了我两个外号,也就是“李子”和“方块”。
在我们班同学之间,互相称呼他人外号(一定要是哪人认可了的),是很亲切的。我的外号“方块”,别人一听就知道是我,也经常有人这样叫我。一次,听到有两位同学的谈话中有方块这个词,我还以为是她们在喊我,连忙凑过头去问有什么事,她们哭笑不得,解释说她们在谈论一道水豆腐的做法,做法中提到需要把豆腐切成方块形,并没有在叫我。
我的另一个外号是可以吃的的水果“李子”。也没什么特别,就是姓氏后面加上一个“子”字,但“李”加上“子”就成吃的啦,很容易被别人误会。某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与朋友甲和朋友乙在一起玩。过了一会儿,我们玩累了,便躺在小区的青青草坪上休息并聊一聊天。朋友甲躺在草坪上眯着眼睛打顿儿(微微的在睡觉),而朋友乙则坐着想聊天。她问我有没有外号,我写惬意的望了一眼宝石蓝的天空,然后回答道:“李子。”没想到朋友甲一跃而起,拉着我急切的问:“哪儿有李子?哪儿有李子?我也要吃!”
名字能体现一个人,外号能给那人带来乐趣。甚至还有一种针对姓名的心理测验,一个人的姓名有三个字,最后一个字空着,有指定的发音和相对应的字,看你选哪个字,就能判断出你的性格。
尊重别人的姓名,不乱起外号,就等于尊重他人。我曾经在一旁冷观过一场吵架事件,事件原因就是因为两个人互相给对方乱起外号,谁都不先住口,吵架就引发出来了。
大家记住,名字,可是会变来变去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