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在多,有学则通;声不在高,有心则灵。在书房读书岂不乐焉乎?
古今爱书之人皆有书屋一间。古人皆出雅号,名己书屋曰“聊斋”,或“学老庵”等。明之刘有光,在少年时曾埋首于一间极小之斋中,名曰“项脊轩”,“室才方丈,可容一人居。”作者乃“借书满架,偃仰肃歌,冥然兀坐,方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动,珊珊之爱。”
今者多学古人,亦为己之斋名。吾为己之斋名曰“汲学如汲水”。其义为学习,必有恒,当下苦工得一线索,方能成功,如汲水必以长绳。古人遗吾之物多己在千年传承中消失殆尽,余者均为精。故欲于将为之学习生活中敬之学矣。
吾之斋于三楼之朝西处,午后偏热。吾之斋颇简,唯有一床、一桌、二椅及一书柜。北壁,一明亮之窗;东壁,一书橱,分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为书柜,内置满书。其上为吾祖之书,《本草纲目》、《辞海》及诸教材矣。其中为吾之书,整整齐齐皆为课本、工具书及名著。而其下则为吾之柜,诸如笔、墨、纸、砚。西壁,一书桌,偶一小花小草置于桌面,与书香为伴,为吾之斋增绿。桌虽小,却不可缺,伴吾成长。桌正面西窗,七年日日睹太阳西落,每当夕阳映照,满斋金灿灿,别有一番诗意。时如此之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吾长大,案亦随吾共长。
吾于斋中,日日学天文地理,诵古今诗文,三省吾生。幽之斋中,书香弥漫,有淡香、有淳香,有浓香,有吾学之影,有吾戏之影,有吾寐之影。
在斋中学,在斋中悟,其自积之乘,吾不忘其滋味。吾必如斋之名“汲学如汲水”。要得之成功,必先下苦功。汲水以长绳,用对其方法,实践再实践,方能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