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会背《锄禾》这首诗,那时,我根本不知道劳动的艰辛,只是随着老师的节拍,同大家一起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直到近日我亲自参加了田间劳作,才充分体验到了这劳动的辛苦。
国庆假日正是农人们插蒜的季节,我也跟着爷爷奶奶来到田野里,加入了差插蒜的行列。
我们拿着应用的工具和昨天晚上剥好的蒜种,来到了田野里。到了蒜地里,放下工具,四下一看,插蒜的人还真不少啊。也有不少播种小麦的。爷爷把大铁耙从车上扛下来,一口气扛到地里,别看爷爷今年已经有六十多岁了,可是要干起活来,劲儿相当大的呀。爷爷放下耙子开始拉蒜沟。看别人,都是把一块大石头放在大铁耙上,两个人拽着绳子用力拉,而我们很奇特的,我蹲在铁耙子上代替了大石头,爷爷奶奶用力拉。这样,我们拉出来的蒜沟是又深又整齐又好看。
接下来,我就要进入艰辛的状态了,那就是插蒜。插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腿弯着,腰弓着,还要按一定的标准来插,蒜与蒜之间要见方,要往深处插,这可是最起码的插蒜常识呀。可我却偏偏不按照这样的方法来,我把蒜插的乱七八糟,有的朝上,有的朝下,害的爷爷奶奶又把我插的蒜拔了,重新插了一遍。我可不管这一套,我讲的可是速度,只有快点插,才会很糟的完成任务呀。眼间,我已经插完了一大行了,而爷爷奶奶却跟在我的身后,一个一个地又把我刚才插得蒜拿出来,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插。我不明白了,便问爷爷这是为什么,爷爷说:“你插的这样横不横,竖不竖的,有的头朝上,有的头朝下,不仅难看,还会因为蒜与蒜之间的距离不一样而导致营养分配不均匀,蒜头有的育不好苗,就会死掉。”我说:“原来是这样呀”然后,我按规定来,仔细的插,终于插好了一大行。唉,可真累!
已到中午了,我已经累得不行了,我的手指磨起了血泡,两腿弯曲的似乎不能再舒展的开,腰也疼得直不起来了。但看着我们插完了的蒜,又高兴地笑了,我想:原来,劳动是很艰辛的,但是,没有付出,哪有收获,记住,美好的未来,是永远属于那些勤老的人。我终于尝到了劳动的艰辛,从而,也体会到了父辈的不易。
教师点评:国庆假日,本是孩子们跟随着大人们去游玩的佳日,然而,作为农村的孩子,尤其是盛产大蒜的莱芜,此时正是插蒜的大忙季节,孩子们有的就得随着大人们去干点农活,李敏同学就品尝了劳动的艰辛,虽然活儿干得很滑稽可笑,但却透出了孩子追求自由的天性、无苟无束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