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西方神话中,花语占了一个美丽的小章节:
红玫瑰是爱情
瓜叶菊是快乐
枫树是相思
花菱草是拒绝
荷花代表君子
向日葵代表孤僻
秋海棠代表亲切
郁金香代表爱的剖白
……
花海绵延,花语窃窃,但并非每一束花都有这样的真情告白,而它们所焕发出来的气息却能成为诗人浮想联翩的源泉,加以浓浓墨香的渲杂,则又孕育出一种新的涵义与蕴味。
正值豆蔻年华,如花儿一般绚烂,无需点缀,也是画中的强眼;无需修饰,也是诗中的点睛之笔。不存在特有的定式,却使每个人都经历,没有固定的媒介,却让每个人都曾拥有同样的心情和感受。它似乎是一例怪病。可以传播,好像有方式,有物质,依赖着心电感应,夹糅着横波、纵波,四处扩散。没有防治的良药,也根本不必医治。只是那瞬间的狂热,火热的燃烧,有由着时间的蔓延,渐渐枯萎。消沉,最终湮没于过去的晨光之中。余下的一片湛蓝的灰烬,轻轻抬起并放入回忆的抽屉中,无时地,细细地回味,静静地领悟——引高潮一适时,探胜境一幽绝,品回味一悠远,悟美情于灵慧。或许,生命的真谛也莫过于此吧。
花季,有诗一般的意境,有画一般的景致,朦胧得有似薄锦,清晰地过于刺眼。心灵的恬静于静谧,小心翼翼地将它保护,使它成为行色匆匆的心路历程中一个个小憩式的插曲。
花季,是梦幻的天堂。每当夜幕降临,凝望着星空,款款沉潜。满天的繁星,满载着童年时的幻想,雕刻着孩提时的愿望。浩瀚、空灵,难以言状的深邃之美,足以令人心旌动摇。若是在刹那间,发现了铺天盖脑的流星雨飞瀑般亮彻苍穹,由此引发的那几乎激溅出魂儿般的欢悦,又岂是儿时的几声欢呼所能比拟。
花季,是懵懂的舞池,幕天席地,虽没有热情奔放,但无妨脉脉含情。花季的人群不拘泥于前人的后尘,勇于在社会浪潮中找到二力平衡的作用点。追逐时尚,嫁接流行,不再是花季的英雄本色。自信的年轻人,不敢于“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秀才相苟同,他们高谈政治,畅想未来,通过qq聊天,既享受着来自南极企鹅的问候,又沐浴着来自赤道咖啡的浓香,真正的回归于自然,融汇于生活。然而,正如歌德所说的:“
长这一刻钟之久的彩虹就不再有人看它了。
”花季的生命短得犹如昙花一现。纵然贪婪长久,也只是惘然,难怪有人吧它如数家珍般宝藏起来。
曾经有位学者说过:
“名剧的开头,往往少有高潮;
胜境的入口处,常常并不引人瞩目;
味美的果实,初嚼时的口味有时反而平淡;
花季仅仅是人生的驿站,无瑕而且灿漫。
花季仅仅是人生的驿站,无瑕而且烂漫,欢乐但却苦短,由着近似天堂的灵息。徜徉于这美熏醉人的年华中,留下半片风景,交想象力去读;留下许些情思,任心灵咀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