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游戏

初三/记叙文/779字/138℃/2025-04-15 17:16

儿时的记忆里,多半是游戏。当时我生活在山东省临沂市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也许是距离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春风比别的地方来得晚一些,所以作为孩子的我们,所有的游戏玩具都是自创且免费的。

跳房。先是用石块在地上画出一个像“用”字一样的图形,每个格大约有一平方米,然后找一块厚度约有2厘米的瓦片,扔进“用”字的格里,跳进去踢着它前进,每次前进一个格,瓦片只能踢到前面相邻的一个格里,不可压线,出错便轮到下一位踢,最先踢完所有格的算羸。

打锁。这个游戏的道具全是小木棒。首先做锁头,将一个长约30厘米、直径2厘米的小棒的两端削尖便做好了,然后用一个长约1米左右的小木棒敲打锁头的尖端,在锁头跃起的片刻,立即横挥一捧将锁头打得越远越好,另一个玩家则向相反的方向打,谁打得远谁羸。

打儿化音)。那时的村庄里,如果你够细心,在一些平整的路面上会经常发现一些不到碗口大的小洞,深只有2-3寸,这里便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游戏场所,这种游戏称作打儿化音),除了要有一个小洞外,游戏的小朋友每人还需要一个自制的工具,就是制作也挺简单,我们经常在一些小沟里翻动,寻找一些打碎的碗、碟的碎片,然后用一小块坚硬的石块敲打碎片的边缘,将碎片打磨成得圆圆的,直径大约有两平方厘米,放在手心里,用另一只手的中指弹出去。

扔沙包。这个游戏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但对我们来说就比较高级了,我们一直到上了初中才接触到。当时我们的学校叫“文墥镇中心初中”,是个老校,现在学校搬到南面去了。那时,学校的南墙里边有一个小死胡同,两面是墙,正是扔沙包的绝佳场所。一下课我们便跑到这里,分成两伙,一伙在两头扔,一伙在中间躲,沙包打到谁谁就要下来,一直到把中间的打完,然后两伙换位,游戏虽然简单,但大家都玩的兴趣盎然。

儿时的游戏虽然简单,但它们曾经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欣,我将永远记住它们并留在这里作为纪念。

  标签:游戏儿时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四年级|记叙文改革开放0周年

    家乡的故事今年寒假我回到了家乡——安徽芜湖,在哪儿听到了许多家乡改革变化的故事。听爷爷说以前家乡人们...

  • 初一|说明文捡垃圾的N各理由

    从一件小的事,就可以知道以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这里我讲一个故事∶有些国家,在垃圾桶上用中文写着“请...

  • 四年级|记叙文我和书的故事

    日照市莒县城阳中心小学 五年级 五班从幼年起,书就悄悄进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五年级|记叙文家乡的小山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小山,因为它一年四季都很美丽。春天,调皮的小草放开土壤妈妈的怀抱,探出头来,...

  • 一年级|其它往事不堪

    走过了就无法回头思念是会呼吸的痛,想念亦是如此。想起了伤痕累累的老房子,想起了早已飞向远方的你。眼泪...

  • 初三|记叙文初识“新友”

    姗姗来迟的秋凉拂去了暑假的余温,玩兴未尽的心也被初三的钟声震荡,散漫的神经不由得紧绷,不知不觉又是一...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