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死生

高三/议论文/1149字/179℃/2025-04-24 17:58

儿时读《乌江自刎》总是读的泪流满面,项羽一剑横空而过,不仅牵起了英雄无尽的失意与哀绝,更搅的恢恢苍穹吞烟涌云。他这一剑凝结在历史中,引得大地互哀,神鬼泣血,我亦是扼腕叹息。项羽应是该渡江而生的,渡过江去再壮山河。可渡江而去,那男子的尊严又怎办?那一人浴血奋战的壮烈又将如何结尾?事已,乌江旁注定是要染血。我于是矛盾在项羽的生死抉择里,翻来覆去终于看出什么来。

死,一横之下是方匕首,我震颤了,这分明是黑暗。

大地重压之下奋力刺出的一股交结翻涌的力量,一种向上的力量。仔细看来,生亦如此,亦是由无尽深渊之下攀缘而上的一株坚忍的虬枝。观之,死生大抵是相同的,但死生却是极端对立的。

须知,死亦是一种向上的态度。论语中曾有这样一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要求只留一个,子曰:“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且不说其中的治国之道,单只一句:“去食,自古皆有死。”便已阐明其死生观点。治国固然是要让人民好好的生。但治国的前提是,让无信无德之生尽死。于是,后人有矛盾在死生之中。空洞的拥有生的人与死无异,但拥有恢弘的死的人却拥有着永生,因为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人是什么,在生死面前,往往能被看出。古往今来,有许多豪义之士,能不惧于死,为国为人肝脑涂地,但我以为这是愚死。同样一些人,为保己命,不惜践踏众人之生,我谓之妄生。这类人全是将死生分开来写,他们“明智”的没有陷进死生的矛盾之中。愚死之人当惧死,妄生之人亦当惧死。的确,我们应对死亡有所畏惧,死亡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奋斗,不能再实现自己一生致力的理想等等,这是人生的大悲。如不惧死,随意横刀吞剑,那困难又怎会被战胜?

中国近代那段黑暗的历史中,那些革命家正是抱着对死的无畏与对死的惧怕而奋斗着。他们不怕死亡,但怕死亡之后国家的命运无法改变。于是,他们化作泥土之下寒光毕现的匕首,用死亡冲破恐惧,直刺霄汉,这才有了中华大地之上那群起的燎原之火,才有了震古撼今的壮歌。

他们无畏与身死,但惧怕着身死,他们光荣的坠入了死生之矛盾中。

死生之矛盾,是萦绕在中国人身边久挥不去的情愫。中国人忌讳棺材,认为棺材不祥,但忌讳的同时却又把棺材做成饰品佩带,寓意升官发财。同样,农村的老人尚且活着,却已将自己的棺材做好,他们要看着自己死,提醒自己的死,但他们却又祈求着长命百岁,这是中国人的矛盾,死生观的矛盾。

由此观之,中国人当是最坦白的,就像那些背着自己墓碑上战场的战士一般,皆是惨烈的坦然。

于是,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中,有多少人在死生的矛盾中矛盾着?于是,王羲之引吭高呼:“死生亦大矣!”

痛哉!悲哉!项羽的死,壮烈在乌江涛浪之旁。这种死是无尽的慨歌,是英雄守护尊严时振策长空的雄浑怒吼,是死生矛盾之中积淀下来经久不变的向上态度。

  标签:矛盾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记叙文小荷送的礼物——图书

    我来已经有十一个月,非常喜欢,一有空,我就会来这里学习,仿佛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家。记得五天前,也就是1...

  • 高一|其它归途中的风光

    最后一节课,我根本就不在状态,心思不不知早已飞向哪里去了。一直到最后几分钟,心情就像热锅上蚂蚁一般,...

  • 初一|记叙文旗操表演记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当我和全校同学怀着激动而又高兴的心情来到中南财大体育场时,即将迎来的是我们全体学...

  • 初一|议论文生命的绝唱——忆人生

    每一个人都有对人生的回忆:心酸的、苦恼的、悲伤的、快乐的、幸福的……而对于人生每一个人也都有一段可歌...

  • 一年级|记叙文小缺陷大责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升级,缺陷也随之不同以前形式出现。而且,每个行业都有它不...

  • 初一|记叙文我是一只鸟儿

    飞在灰蒙蒙的不再透彻的蓝色的天空中,我是一只乐观而又悲哀的鸟儿。是的!你们该想到的:每天清晨,当第一...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