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诸葛亮的几大险计

高二/议论文/800字/135℃/2025-05-11 00:34

读完《三国演义》,最大的感触就是诸葛亮很聪明,就像鲁迅先生所描述的,诸葛亮“多智近妖”。正是他的计谋深远才使得蜀国三分天下。他一生用计无数,特别是其中的几个惊险的计谋更是让我佩服,那就让我来阐述一下我的鄙见吧。

“三顾茅庐”是他踏上仕途的第一计。他深居陇中,“卧龙”的名声却传得很远。为的就是引起贤主的注意。当刘备慕名前来时却吃了他的闭门羹,但他知道刘备思贤若渴,必定还会来,再加上诸葛亮的几个好友在沿途的谈论,更让刘备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有了“凡三往,乃见。”但他这个计很险,如果贤主不是刘备,或刘备不是求贤若渴,那会怎样呢?虽然他自比管仲,乐毅,说不定碌碌一生,虽是“卧龙”却没有游弋的江河。当然他那“指挥若定失萧曹”的军事才能无法展现,也不会有“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出师表》,更不会使“诸葛大名垂宇宙”了。

“草船借箭”是他寄人篱下时的险计。为了联合东吴抗曹,他不得不接受周瑜的命令,并且还立下了军令状:如果十日造不成十万只箭甘受惩罚。这样正中周瑜下怀,周瑜早就想借机除掉他了。但诸葛亮早就算好了时日,准备去曹营借箭,最后轻松地完成了使命。如果那天不是大雾,如果曹操不疑心,他的十万只箭从何而来?他只好回去受罚。

“空城计”恐怕要算诸葛亮一生最险的计了。用空城计也实属无奈。当时大军压境,自己又没有可支配的军队。只好冒死一试。诸葛亮一生谨慎,不会冒险的。司马懿深知这一点,于是在大军临城时也不敢贸然进攻,他相信里面有埋伏,不然诸葛亮怎么会泰然自若地弹琴呢?最终决定后军做前军撤退,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如果带军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一介莽夫,管他什么诸葛亮,什么计谋,只是率军直前,说不定诸葛亮已成阶下之囚了。

但那些都是“如果”,诸葛亮的计已成功,如果那些“如果”是真的,我相信凭诸葛亮的智慧也有解决的方法。他的计看似惊险,取胜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就是我读完“三国演义”后对诸葛亮的计的鄙陋之见。

  标签:诸葛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记叙文永远令我骄傲的祖国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永远令我骄傲的祖...

  • 高二|其它选上帝与杀记忆

    (以前不会选择珍惜,丢掉了然后就去惋惜,每次上楼梯时,看到那个拐角处披上了他人的数字。打开过去的日记...

  • 高一|其它畅想“卧龙先生”

    神出鬼没之计,能战群儒之舌,你是历史上的圣人,蜀国被魏国所灭的结局,如何能掩饰你一生伟大的功绩。--...

  • 初二|其它我的幸福密码

    教室里少年的汗味昭示着青春的气息,黑白上那一个意犹未尽的问号——“什么是幸福?”瞬间乱了我的心绪。夕...

  • 六年级|记叙文蓝天的唯美

    每当仰望天空,我总会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蓝天是那么地纯洁无暇,连一丝污痕也找不到,就像孩子们那纯真善良...

  • 四年级|记叙文记一次辩论会

    星期二的下午我们的语文竟变成了辩论会。辩论“读书是否有益”正反两方。没过多久辩论会开始。教室里弥漫着...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