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哀悼日演讲稿

初三/日记/1006字/222℃/2025-02-23 10:51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至4月20日1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2046人,失踪193人,受伤人,其中重伤1434人。。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哀悼日里,举国同悲。人们用鞠躬和眼泪,寄托哀悼的深情。

哀悼日的终极意义,在于以庄严的仪式,将哀悼之情放大并稳固为公众的强韧道德信念,使公众在经历过这样前所未有的公民教育后,都能常态、本能地具备和表现仁善、公益之心。正如一位学者撰文所言:“灾难总能够激发人性美好的面相,但灾难终将过去,人性之美如何能凝为稳定的道德信念,长久地嵌入人心,这更是对国人的考验。”人性冷漠、财富价值观侵蚀人心、道德滑坡……我们曾对当前公众素质和道德水准,一次次表示过失望甚至绝望。但经过汶川地震的劫难,我们不由得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公众在赈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群体性的道德热情和仁善之心,让我们见识到了公民社会的成长,欣喜地看到了公众道德和仁善修养的丰满。所以,如何将震灾和赈灾过程中公众的道德热情和仁善之心,将这些饱满的哀悼深情,点燃为促进道德进步的恒久动力,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全社会的道德进步,有待于包括道德建设、慈善发展构建上的制度保证。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那些在庸常的日子里“故作漠然”的人们,应该是道德和慈善热情被屏蔽或者被抑制的群体,他们的冷漠有可能是一种假象。他们的道德热情和仁善之心缺乏引导,又找不到表达的渠道,长期处于自我抑制和故作超然的状态———即便在哀悼日里,他们可能依然如此,但这也并不说明他们没有体悟到哀悼的真意。结合震灾后公众表现出的热情,我们有理由做出这样的猜度。

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和公众均能在此次震灾、赈灾以及哀悼日设立的过程中,审视到道德热情、仁善之心延续的重要性,珍视到道德建设、慈善发展制度保证的重要性。简而言之,道德热情和仁善之心,需要表达渠道,也需要表达方式的引导:这均需要公民意识教育过程对道德意识的着意的培育。唯有如此,公众在赈灾过程中表现出的道德热情和仁善之心,才能放大并稳固为公众的强韧道德信念,公众才可以恣意地用行动见证热情并不吝显现,比如当前我们哀悼的深情———在这样的制度建设过程中,未能全部理解哀悼真意的漠然的人们,也一定会越来越少。

  标签:演讲地震哀悼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记叙文我的同桌是馋猫

    我的同桌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张家露。她有一张瓜子脸,一双小眼睛显得炯炯有神,鼻梁虽不高也不...

  • 四年级|日记我家的小狗灰灰

    2011年04月13日星期三天气:晴在我的课余生活中,最要好的朋友就是我家的小狗“小灰”。小达有一身...

  • 初三|议论文微笑着面对着失败

    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漫漫长,总有跌倒的时候,面对着跌倒每一人有不同的抉择。有的人会因此失去自我,被失败...

  • 五年级|其它我的一天

    今天是六月中的某一天,嗯,今天的天气很好,没刮风没下雨也没有火辣辣的太阳,也许太阳是有的,只是现在是...

  • 高一|记叙文您的爱,我永远的天空

    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还知道飒飒地响着道谢;花儿享受着阳光,...

  • 初一|记叙文做一个“行者”

    “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人猿因行动进化成人,科学家用行动探索真理。那么,身为知者...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