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手里就常常抱着本书,什么《西游记》、《水浒传》,我都读过。虽说当时我大字不识一个,只是觉得颜色鲜艳,挺好看的,便津津有味地一页一页地“阅读”着,不时还傻笑一番——至于我到底乐些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小学时,周末我捧着书看,而且每次都会沉浸于此。一次,我正在看《刘胡兰》,当我看到敌人拿着铡刀向刘胡兰铡去的时候,忍不住大叫了起来:“住手!”正在切菜的妈妈马上住手,看着我不知所措。
初中时,我把对书的热爱全集中在一类上——日本动画片。因为它们十分可爱,表情十分夸张,声音也十分童真,这些对于女孩子而言,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诱惑,况且班中也有许多这样的在观看时也有伴儿。《名侦探柯南》《守护甜心》《海贼王》等等,对于我来说那真是倒背如流,称不上“津津有味”,只能是“沉迷于此”。
上学期期末,语文老师布置了两篇读后感,一篇是《海底两万里》,另一篇是《名人传》。我对这些不屑一顾:不就是读后感嘛,废话多写点就行了。为了写主要内容与具体事例,我只看了名人传的托尔斯泰的一部分,竟被他所感动。至于,语文书上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就他的那双犀利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我就在姐姐的书架上找到了他写的《复活》,其中的聂赫留多夫与玛丝洛娃的复活,更使我对他愈加钦佩。小说经历十年的惨淡经营,其叙事的完整与统一,浑然天作,而情节的集中,结构的紧凑,细节的细腻,肖像的生动,足见托尔斯泰对艺术的追求,老来更其精纯。
他们都“复活”了,同时我也“复活”了。对书的渴望终于在我心中重新荡漾起来。从此,我成了图书馆与书店之间的常客。此时,柯南、草帽小子等人都不复存在。我在这里知道了雨果,看到了巴黎的美;了解了杜甫,体会到他那爱国的情怀;认识了贝多芬,听到了他心中的疾苦。我突然觉得书是那样的好,让我是那样的陶醉,为之是那样的着迷。
我狂妄地立下了一个誓言:“我一定会看完这里(指书店与图书馆)所有的书!”因为在我看来“每当我迷惑彷徨时,书犹如一支明亮的火炬,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为我排忧解难,增强我的勇气和信心。当我悲伤痛苦是,它告诉我,悲伤是短暂的,只要勇于开拓,便会发现乐趣。当被人误解时,书会告诉我,勇敢地走你自己的路,他们会看到真实的你!”
虽然不太可能实现,不过我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