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书城(一)——图书馆、书房与咖啡馆

高中/其它/1179字/183℃/2025-05-18 10:42

坐拥书城(一)——图书馆、书房与咖啡馆

翻笔记时,看到了伍尔芙的一句话:“每个女性都应当拥有自己的书房”。

这句看似平淡普通的话,在当下或许没有什么惊世骇俗之处,但回归到当时伍尓芙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想象说出这句话的勇气与先锋感了。乃至,我们可以将这句话看作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书,逐渐从贵族的活动,走向平民化;读书的主体,也逐渐由贵族、男士,走向普通人与大众,特别是女性。

读书,是一种智力上的权利。知识结构,多数正是由读书建构而成的。

读书的大众化时代,带来了普遍意义上的启蒙。启蒙,正如康德所说,是“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来“摆脱自己加诸自身的不成熟状态”。

伍尓芙主张女性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房。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与书房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何在呢。

最近泡在图书馆里看视频公开课,最大的一个体会,除了高效,更是高效背后掩藏的束缚感。公共空间,作为处于其中的个体,需要考虑大众的利益,因此必定要选择压抑自己的某些行为。如:不得大声喧哗,要“坐有坐相”。如此种种,是社会环境的规约。在福柯意义上,我们可以将之看作社会对人的一种“规训”。这种规训,是消磨个人性格与独立意志的最好手段。

而在书房里看书,独自一人,徜徉神游,无所顾忌,往往是发挥最大创造力的机会。

此外,书房里的“转换成本”比较低,取阅书籍非常方便,并且这些书籍都是经过个人精挑细选的,将会极大提升搜索效率。

图书馆内自习的效率是规约带来的,而书房内看书的效率是个性带来的。

寻求规约与个性的平衡点,才是发挥最大创造力的不二法门。

许多高层管理者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其很大的一个考量因素便是“创造力”的发挥与方便产生合理的“决策”。

谷歌,facebook等公司,为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也营造了一个极度自由的工作环境。当然,制度是要先行的。也就是说,自由的工作环境的保障,是背后的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很重要。

因此,翻出以前的一篇文章,其中写到一家书店,名为“第二书房”。

我想,其理念大概与我的比较类似吧。把书店这一公共空间,营造成为“第一书房”(家中的书房)之外的“第二书房”,可谓是对公共空间的开放式理解。

电影《美丽心灵》里,晚年的约翰·纳什与学生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图书馆里探讨问题,可谓是对图书馆功能的极好诠释。

下回,一定要好好利用一下我校图书馆的读者讨论室了。

关于讨论,实际上图书馆与客厅、咖啡厅,是典型的西方场景。

客厅讨论,在贵族那里,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名字,叫作“沙龙”,其实“沙龙”这个词,就来自于应该是法语中的“客厅”。当时,贵妇人们会定期在自家的客厅中,迎接一些社会名流,作家、艺术家,探讨一些问题。这就是“沙龙”的来源。

而咖啡馆,在当时,更是作家、艺术家写作、讨论、朗读自己作品的极佳场所。

所以便有了著名的那句话:“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高三:马培元

  标签:图书书房咖啡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四年级|记叙文我爱金鱼

    尹民铿我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三条可爱的小金鱼。一条是红色的,一条是黑色的,还有一条是金黄色的。我给...

  • 五年级|其它春游梅园

    /span>星期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与爸爸的朋友和他们家的一个小弟弟一起去泰山梅园观赏梅花。 ...

  • 六年级|记叙文命运的安排

    作者声明:本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很久以前,有两个孩子,他们一个生活在富商的家庭里,一个...

  • 五年级|记叙文师恩难忘

    在一个朗朗的读书声中,有一位老师,和一群孩子在欢快地读着。她就是我们四年级时的班主任—虞老师。虞老师...

  • 五年级|记叙文给妈妈洗脚

    今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奇怪的作业:给自己的妈妈洗一次脚。我回到家中,拿出了一个盆,接了满满的一盆水...

  • 三年级|记叙文蜜蜂和蝴蝶

    春天,大地苏醒。姹紫嫣红的鲜花争相开放。浓郁的花香在风中弥漫开来。一只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采蜜,它想...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