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农村老家,又看见那熟悉的麦杆土坯房,这里只是早已无人居住了。房脊及房檐周围长满了杂草。草泥和成的土坯堆磊的墙壁早已被风雨侵浊的不成形状,褴门及窗扉因多年不曾动,与坯墙的夹缝间也长满了草苔。看上去越发显得萧条与荒凉。
草房前,一小片空地中间有一石磨,依旧坚守在这里。这石磨是早前全村人用于维持生计的唯一用具了。而今它早已被人们所遗忘。石磨的年龄就连村里的老人都不知它经历过多少岁月饱尝多少雨雪了。但它仍以博大胸怀包容着过去的一切。它甘愿付出,也承受着如今的冷落,依然无怨无悔的矗立在这凋零而衰落的地方。但仍然还在期待着自己未来的希望。
我走上前,轻轻的摸去覆盖在石磨盘上岁月秋风铺满的厚实的落叶,依然呈现出它那不屈不挠且刚毅的身躯来。它那在勤劳日子里消磨的遛光匀圆的脊背上,一凹一凸,一平一滑。不仅让我想起孩童时代在磨盘上的抓石婆游戏及在它的周围无忧耍乐捉迷藏的情景。
草房西侧与院强的狭小空间,正是我们儿时捉迷藏用的藏匿之处。看上去还是那样隐蔽而僻静。
院落东相房是当是时的阔房了。它是在当时一段时期里属村中较豪华的建设了。房子墙壁是用一般大小的精雕细啄的青石堆垒的。每块青石都雕琢出同样有条理的花纹。房顶是用古老的灰青细瓦覆盖的。镶嵌的门窗都是用擅紫色的枣木。如今独望此屋,还是显得那幺庄重与伟岸。只是与挂在门框上的那把锈蚀斑斑的铁锁极不相称了。只记得这座房子曾是爷爷的较傲,是爷爷的希望更是爷爷当时的精神支柱。其实,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爷爷的爷爷都不是富有的人,为何有着这样的不同建筑呢。儿时的我们只知道爷爷是不会随便让玩耍的孩子们跨入门槛半步的。后来,我们长大成人了,爷爷也就不那幺阻止我们,而且,每次我们学习归来却总是拉着长长的重音说;讶儿门哪,这屋上学吧。其实我们知道,那是爷爷对我们学娃的厚爱,表现出对我们学习的支持。当爷爷去世后,这房子就极少居住过,那是给爷爷留着的。
我轻轻的推动一下青石细瓦中间镶嵌的厚重的枣木板门。那沉重的户枢声惊醒了我沉浸的梦幻……
恍惚间走出老家十多年,我再看到这院落里的景象,想起小时侯的情景,我依然能够从如今萧条衰败的院落里找到家的温暖,找出我对家乡今生不变的热爱。此时我脑海里,记起了那句话;我的眼里为何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儿时脚下的土地爱的太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