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气

初一/议论文/705字/297℃/2025-04-16 19:14

初三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谈骨气》。它讲的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有骨气。不过我认为人应该有骨气,但有时也可通融。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历史上有许多成就大事的人物,虽功成名就,但也曾受敌国侮辱。如,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被敌方抓住,并被迫给吴王做车夫,受尽侮辱。回国之后,他卧薪尝胆,终又击败吴国。如果勾践在吴王让他做车夫时,仍坚持强硬的“骨气”,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又何来重新立国之光辉业绩。古时大将韩信也曾有过跨下之奇耻大辱,而他也甘愿牺牲自己的人格最终功成名就。再有,战国时期的秦王嬴政可称得上是千古一帝,但记忆里《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唐雎逼秦王莫犯安陵国,否则便杀了秦王,秦王表面上答应,以求得气氛上的缓和。后来,秦王还是出兵灭了安陵国。这可真是“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能屈能伸”。如若他仍坚持保其骨气,则势必激起唐雎的怒火,那么秦王便有可能一命呜呼。所以当生死关头之时,应做到伸屈自如,不应一味的保持“骨气”。

另外有一些人认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最终却一事无成。如,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之时,被刘邦的军队击得落花流水,项羽认为这可是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已无颜苟活于世,便于乌江边自刎。其实,成败乃兵家常事,倘若他能够看开一些,先回东北养战,日后卷土重来,还可能与刘邦再次一决雌雄。

所以,我认为在生和义不能两全之时,不应一味“舍生取义”,而应以顾全大局为原则,灵活地理解“骨气”的含义,以图东山再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日之苟活,当为来日之腾达。

本文针对课文《谈骨气》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富有新意,并运用大量事实论证了中心论点,说理寓于事例当中,很有说服力。

  标签:骨气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记叙文游览广西药用植物园

    这个星期五,我们五.六年级去了广西药用植物园参观和烧烤,我们坐在公共汽车上,心里充满了向往。广西药用...

  • 五年级|记叙文春天写景的作文

    春天来了,金黄色的蒲公英在路边耀目,深紫的荞璐璐花在桃树下送情,蜜蜂在粉红色的杏花间歌唱,蝴蝶在淡蓝...

  • 六年级|其它花的照相馆

    “林小兔,你看看,这么简单的应用题都要做错”。“林小兔,你写的作文就像在说梦话。”“林小兔,你没吃饱...

  • 初二|记叙文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的爸爸,我心目中的英雄。小时候感觉爸爸就像太阳,把光亮毫无保留地给予了我这棵正在滋长的小草,他就是...

  • 初二|散文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曾近看过一个故事,太阳与风争论谁能将路人的外套脱下。风为自己辩解道:"那肯定是我了。”于是,太阳躲到...

  • 初三|散文他们说,夏天走了

    落台轻歌,小沐苍穹。暖阳微侧,安识陌媛。虽说天气仍是炙热,在阳光下,我们无处可逃。但是,夏天真的是要...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