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家长:高考在即 莫将焦虑“传染”给孩子
据《新民晚报》(王蕾)报道:临近中考、高考,有些学生感到身心俱疲。然而,采取“盯人”战术的家长们,却绝不放松,不允许孩子有一丝一毫的松懈。最近,本报教育热线接到的全是家长们的“求助”电话——请专家支招,如何让孩子更“紧”一些。 热线主持人劝告家长,切莫将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当心孩子的“弦”绷得太紧会断掉。
案例一 某校初三的一名男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上,平时也挺用功的。然而,面临中考,他在母亲的眼里,却“越来越提不起劲儿来”。他的妈妈说,儿子最近一到晚上10点钟,就说累了,要睡觉。妈妈希望他能多看会儿书,可他却一副疲乏的样子。家里人都很着急,担心孩子复习得不全面,考不出好成绩。
热线主持人李明娜:许多考生都会出现临考前的一个低潮期,越到考试越没有紧迫感。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应“大惊小怪”。家长首先要放松自己的心情,因为过度的焦虑也会影响到孩子,让他更烦躁。家长应当相信孩子,他认为复习好了,就可以了。
案例二 高考模拟考的成绩不理想,一位男生的母亲“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儿子在班级的成绩一直不太好,尽管努力过,但提高不多。现在,孩子竟然有些想放弃的意思。家里人想了许多办法,“道理也给他讲过了,‘激将法’也用过。”但都没什么用。家长很为孩子的前途担忧,但孩子却有些满不在乎。
热线主持人陈默:孩子学习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当。作为家长,要多从孩子角度考虑,尽可能提建议,而不是用言语去刺伤他。高考前的阶段,重视考生的心理状态,比重视他的学习成绩更重要。其实,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只会令力不能及的孩子感到“很受伤”。
有的父母希望孩子每天晚上复习到11点;有的希望孩子每次模拟考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有的还希望孩子不要嘻嘻哈哈,少和同学聊天……父母们才能放心,似乎这才是复习迎考的样子。
教育专家提醒家长,考前压力越大,越影响临场发挥。其实,孩子们的精神已经够紧张的了,父母们就不要再增加压力,否则有可能会压垮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