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传说

初三/其它/690字/199℃/2025-02-07 00:43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着《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标签:腊八节传说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记叙文台灯

    大家好,今天我介绍一台灯具——那就是台灯,大家听听吧!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给我买了一盏台灯,这个台...

  • 二年级|记叙文采果记

    舅妈家的楼上种了许多百香果。果子成熟了,舅妈约我和姐姐、弟弟去采果。我们看到了很多红色百香果,我们分...

  • 初一|散文昨天,今天和明天

    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时间,如天上的云彩,翩然而来,又飘然而去。这便有了昨天,今天和明天,也便有了...

  • 五年级|记叙文雪景

    今天,在江西老家是雪天,我终于见到雪了。我自小生活在广州,还没看到过雪。早上我第一个起床了,刚走出门...

  • 初二|散文逃离自我

    我知道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会找到你。但是每一次都找不到。那么一定是时间出了问题。——题记我以为我忘了。...

  • 六年级|记叙文暴雨

    俗话说:孙猴子的脸一日三变,今天的天气正像孙悟空的脸一样。早晨天气还很晴朗,中午却异常闷热。碰到这种...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