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是一部老舍的长篇小说。虽分为《惶惑》、《偷生》与《饥荒》三部,但记叙的却是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
全书用诙谐、幽默的语句记叙了住在“小羊圈”的祁老人一家在八年抗战中的生活。全书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有热情、有抱负的祁瑞宣、汉奸冠晓荷、爱国志士钱默吟……这些人被老舍刻画得各有特点,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像祁老人这样忠厚老实的北平人。他们不管国家社会的变革,一心一意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直到敌人欺负到他们时,他们才知道仇恨敌人,但也只是仇恨,而不知道去报仇。第二类是像钱先生这样的人,他们在国家需要人的时候,为国家献出生命,有的加入部队,去与敌人作斗争,有的在敌占区里动员群众起来反抗。第三类人比较奇怪,他们是像祁瑞宣这样的人,他们有着第二类人的勇气、报复,以及想为国家与人民做一些有用的事,但又有种种原因使他们无法为人民做出贡献,这些原因可能来自家庭、社会或朋友。第四类人是像冠晓荷、祁瑞丰这样的人他们在国家被侵略,国民被残害时,摇尾乞怜地向敌人求取一官半职,去做汉奸,但最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作者在全书中很少提到政治上、军事上对中国的侵略进程,而花了很多笔墨去写“小羊圈”内人们的生活。因为这个北平的小巷子能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上的状况:在和平年代,大家都是第一类人,太太平平地生活着,当敌人攻陷了他们所在的城池时,当他们受到了敌人的欺负时,一些人仍然想在敌人的统治下过好自己的生活,一些人有抱负的走了出去,去与敌人作斗争,另一些有抱负的人因为家人需要他们而不能外出,但一些人去做了汉奸,去帮敌人打自己的同胞。就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为第一类和第三类人而悲,正是因为中国这些人多了,敢于对抗的人少了,才会被敌人这样侵略。作者为第二类而喜,因为中国还有这么多的爱国志士,作者还为第二类而悲,因为他们的许多行为都不被人们理解。作者又恨第四类人,因为如果把敌人比作狼,那他们就是狐狸,比狼更可恶,在他们的眼中只有他们自己,他们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去出卖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我们要想一想如果我们出生在那个时代,国难当头,我们会去如何选择,去选择不抵抗的忠厚老实人,是去选择勇敢的与敌人作斗争,还是去选择背叛国家、社会和人民?
书的最后,日本无条件投降,且冠晓荷、祁瑞丰、招弟、大赤包等汉奸都因种种原因,要么被敌人残害,要么被我们的革命勇士处死。可以看出邪恶最终要么被自身的邪恶所反斥而亡,要么就是被正义所杀,这些卖国求荣,出卖同胞的人会得到和敌人
一样的惩罚。
这本书之所以流传至今,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正是因为它可以教会人们很多需要掌握、需要学习的东西。人们要学会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人们也要学会把侵略者赶出去,并除掉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