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茶道”两字因茶的意境而来。意境承
载茶之精神效用
“茶道”两字,在爱茶人心中是值得敬仰的一片
天地。它先出自诗僧和茶僧美称的皎然之诗作《饮
茶歌诮崔石使君》。诗的开头是茶事的描写,接着的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然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
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闷。”是茶事心
境的渲染,是茶事感受而来的非凡意境,“茶道”两字
在最后一句“孰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中
推出。通读该诗篇,感受最深的是茶事的意境:先从
一饮之前的茶事情景铺开,尔后逐渐深入,直至妙不
可言,才有“道”与”茶道”,意境高远,也真可谓“道可
道,非常道”。皎然的另一首诗怍(《饮茶歌送郑容》)
“丹五羽人轻玉石,采茶饮之生羽翼……霜天半夜芳
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
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云溪,高歌送君
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并把茶的蕴意与友情连在
一起,诗的意境也让人联想到皎然与茶圣陆羽的关
系(可有相关的茶诗为证)。陆羽与皎然是忘年交,皎
然所提茶道,自然受陆羽的影响。陆羽也正是在湖
州与皎然结识,进一步积累学识,并终成博学之士,
并完成《茶经》的最后定稿(颜真卿也受影响,并著有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的诗句)。
蕴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华的茶文化,由历史沉
积而来,也与茶的意境相伴随,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积
极作用和影响。具体地说,是人们在经过茶事、茶文
化思想内涵的感受和体验后,受那由茶所带来的美
妙意境等影响而对人产生作用。深入茶事之奇妙境
界、体验茶的精神(如“精行俭德”般的内涵).并把它
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结合,这是茶之道的精髓。我们把
这种影响,以虚幻的方式来表示,可称之为与茶相关
的意境,是茶道的基础或重要内容;皎然所提茶道的
影响,也与其中的意境深远分不开。
茶的意境。能从平凡茶事中通及中国传统文化
的深层。茶的历史实践已表明:茶与儒、道、悱的境界
相互渗透,儒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的氛
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儒释道三者之中。给人感觉
最为深切的是那种闲适的情感,所以许多隐士大多
有嗜茶的习惯,过闸云野鹤的日子当然少不丁具有
闲情雅志的茶了,手举一杯茶,神情清爽,荡涤心间
污秽,这可非一般饮料所能比。但闲情适意的消极生
活方式仍不全是茶的意境所体现的内容,它含有积
极的因素,如茶之精神,苏东坡也有“叶嘉传”之赋,
这是茶文化的支柱之一;茶不同于烟酒,可为过把瘾
就“死”的短暂性“解药”,从文化本义而言,茶不应该
是什么解烦之“药”。它只是赋予人一种“静”的心态,
在你的思绪随着茶的“性致”飘散开去的时候,喝茶
者的思想在“治愈”自己的烦恼。让你重新振作。茶在
这方面的功效被许多人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尚守中庸和“礼”,应该说儒家这种源远流长的影
响还是对茶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无论是过去,还
是现在。中国人把茶事作为礼的一种形式,茶更成为
尚礼的一部分,如广泛存在于民俗民风中。这些可看作是儒家思想的影踪(或民族的“血液”所致)。至于茶事所能体现的“与人乐”这一儒家思想,早已实践于茶是人们沟通与联谊的理想媒介。
“茶道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修养和境界,借饮茶而
相互交流,文明优
雅,而且与佛教的禅宗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例如,陆
羽、皎然的佛门渊源,以及深刻的“茶禅一味”之说。
这里所说的“深”,就是意境之不同。禅宗崇尚“顿
悟”,也即凡人也可以成佛,只要注意修行,且修行至
一定量时,“开窍”是迟早的事。它的修行远不是苦
行,后来还崇尚凡事皆是修行,就依所作所为的原因
。喝茶作为修身养性
的习俗流传至今,而茶的名贵与否也不为大茶人所
倚重,都可谓是茶与佛理相应,也如当今的“无我茶
会”所要求:人们应戒好恶之心,合茶之本意,并入茶
之意境。把喝茶与修行结合在一起,人们可以在茶的
意境中遐想……
茶之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内涵相通融,
是穿越时空的茶道构架。“茶道是一种产生于特定时
代的综合性文化形式。它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
佛家淡泊的出世节操,同时洋溢着道家羽化升天的
烂漫理想,追求清雅,向往和谐,”这也不正是一种与
茶相关的意境?
最后,引用一段与茶之意境相关的文字,以供欣
赏或助人感悟。
“喝茶是一种行为,在人们心目上的含义却早已
不是动作那么简单,它已经成为一种意境,一种文
化。有时候,喝茶是一种享受,它让你心情更加舒畅,
交流更为流利;有时候喝茶是一种思考,在遐想中回
到自我,也记起过去,还纯真是人的本质,只有在茶
叶那既苦又甜的滋味中,你才可以真正懂得人生;更
有时候,茶是一种激励,感受茶那一丝苦涩,抛弃那
一点惘怅,在茶水与心情共鸣的瞬间抬起迷惑的双
眼,让清新的空气吹过,你又可以站起来面对一切。
这就是茶,普通的茶,不普通的意境:平凡中显示出
超俗。淡雅中不乏激情,它让你更加清醒,也让你更
加从容。对于我们这些不会品茶的茶客,这种意境,
就是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