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子一听这声儿,准是哪位仁兄又在卖弄文采吧!哼!一提这事儿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最近我班流行一种"第二名称”的“时尚”。“第二名称”自然是高雅之词,俗气点说就是外号。不知哪个“反动派”发扬穿心精神,倡导了这个看似酷毙的运动。
诶!说来惭愧,本人还是前任“第二人称”办事处的资助人、主任兼咨询员,是这个“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呢!但时间一长,好主意也变成了馊主意。现在,我们班每个人都被数不清的外号包装的花花绿绿的。本人就深受其苦。
我1米54的个儿,却有90斤重,还有点贪吃,所以“肥妞”,“熊猫”之类的如潮评价就都在我身上扎下了根,真是苦不堪言。
xx的脸很长、很黑,而且说话声音尖锐,所以往往充当受气包的角色,什么“新加坡驴”呀、“驴打滚”呀之类的外号,往往把他当做首选对象。他虽不乐意,但也有口难辩,毕竟双方嘴的数量为1:41呀。
不过,“绰号组织”内部也并不是风平浪静的。为了争夺霸主之位,他们每个人也都挂满了个头衔,什么“意大利”,“傻瓜”,“大石头不比我们好多少。我们见状,心里都乐开了花,真是恶有恶报,自讨苦吃!
“喂,新华词典诶,“绰号组织”又出新产品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倒霉的绰号,真令人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