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

初一/散文/703字/143℃/2025-02-23 02:03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其友。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着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我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初一:爱心物语

  标签:望月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三年级|记叙文有趣的交谈

    作者:刘承志 江西赣州市章贡区大公路一校四(3)班指导老师:梁存艳 联系电话邮编交谈,是每个人都会遇...

  • 初一|记叙文致灾区儿童的一封慰问信

    内蒙古包头市萨拉齐第一中学七年级(一)班高展四川的孩子们,你们现在好吗?在今年五月十二日,一场突如其...

  • 四年级|记叙文想起这件事,我就……

    在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老师要求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学会跳绳。可是我练来练去也练不好,一个月过去了,全班...

  • 二年级|记叙文一只想近视的狗

    从前,有一只狗,叫维特·西米。一天,它遇到了小马福尔斯,福尔斯近视了,总是戴着个600度的眼镜。福尔...

  • 高三|记叙文一个人要学会坚强

    我从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他,我们又开始联系了。他在这上学,我在这上班。这么久没见也没联系了,却不感到一...

  • 高三|记叙文对手

    记得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写到,那只鼓足了气跟牛比个大的牛蛙是笨的,她应和牛比娇小。这话的意思大概是说...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